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人對那一階段的描述是「八年抗戰」,「抗戰勝利」,或是「八年抗戰勝利」。有些統派人士更狂言「八年抗戰」是為了「解救台灣同胞」。
日本侵華是進行了八年,最後日本是打敗了,但這是否就能說是中國的「八年抗戰勝利」?
日本侵華戰爭,中國的關鍵人物是蔣介石。了解蔣介石就多少可了解中國是如何抗日的。
蔣介石除了幾年的私塾教育外是沒有甚麼現代正規教育的。1906 (19 歲) 那年他進入了保定軍校,次年轉學到日本的仕官學校,而後於1909 年參加日本陸軍 (那可是要效忠天皇的)。1911 年清朝倒台後他逃兵回中國。倒袁失敗後他回到日本避難 (1913-1915)。1916 年回到中國後的蔣介石以他的寧波話背景搭上了上海以寧波人為主體的青幫。從事黑社會的不法牟利及金融抄作。之後於清黨中更以用之於學生及社運人士的屠殺。1918 年蔣介石參加國民黨後很快就成為國民黨的軍方領導人。理由只有一個,孫文身邊的人只有他有軍事背景。除此之外,蔣介石也有青幫的財力支援。也因此爾後成立的黃埔軍校 (1924) 及北伐 (1926-1928) 都以蔣介石為主角。
以一個日本的逃兵竟能當上「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而後更成為「民族救星」,這可是現代版的灰姑娘。但事實是西方學者對蔣介石的評價是很差的。一般咸認他是一個管理能力很糟糕,效率其差,不懂得用人的獨裁者。蔣介石缺乏軍事判斷的能力,而也從未打贏過一場戰役。北伐的成功還是別的指揮官打出來的,而非蔣介石。
由於在日本受過軍事教育,也當過日本兵,蔣介石了解日本軍事教育的嚴苛,他也了解日本軍人的紀律嚴謹並頗具戰鬥力。日本侵華後他了解當時的中國軍隊不管在裝備上,或是軍人的素質上都非日軍的對手。那蔣介石能做甚麼呢?三十六計逃為上策。一套就逃到那個「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四川。這一逃就逃了八年。
當時的美國希望藉由中國牽制日軍以利於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的早日得勝,於是軍援及經援大量的湧進重慶。但無心抗日而只急欲滅共以「家天下」的蔣介石則趁此機會大量儲存美援軍事裝備以用之於後的國共內戰。而其家族則大吞美援,中飽私囊。以致當時的西方人士稱蔣介石 (General Chiang Kai-shek) 為 General Cash-My-Check。其結果是蔣介石的國民黨不但沒有抗日而其後也在國共的內戰中因素質低落而兵敗如山倒。
我們現在都知道日本的戰敗並不在中國,也非蘇聯的最後介入,而是敗於美國。在太平洋的一連串失利及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 年 9 月 2 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上簽了投降協定。降書未簽前狐假虎威的國民黨就已宣揚「抗戰勝利」了。好像日本是被中國 (國民黨)打敗似的。
老一輩的台灣人聽到日本兵敗於中國還難以相信,因為他們對日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印象良深,很難想像是何方神聖能打敗日本。當中國兵來台灣接收時,老一輩的台灣人於夾道歡迎後可說大開眼界,對中國兵的邋遢有目共睹。雖然不再相信中國兵能打敗日本兵,但卻也保持沉默。而其下一代也因而都一直受到「八年抗戰勝利」這一個口號的洗腦。
Filed under: Culture, Politics | Tagged: 蔣介石, 八年抗戰勝利, 台灣, 國民黨, 日本, 二次大戰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