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大漢沙文主義的觀念,諸如「中華民族」時最優秀的民族,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我們有優美的中華文化……等等。先不提中國人是否優秀,我們先來看看中華文化是否優秀,中華文化是否歷史悠久吧。
每個文化都有其傳說而也常充滿了神話色彩。希臘如此,印度也一樣,而中國也不例外。所謂三皇五帝及夏朝都只是傳說而已,考古學家找不到文字及證物去證實他們的存在。商朝則是有紀錄的,而其存在也不過是三千七百年前 (1766 B.C.) 罷了。反觀之下,印度文明有五千年,埃及文明有五千多年,希拉克里島上的文明也有五千年,而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mia) 之蘇美人 (Sumerian)文化 則近於六千年之久。看來中國於年齡上是當不了文化老大,那我們就來看他的文化是不是優美吧。
中國人愛談中國有三大 (一說四大) 發明:蔡侖於 105 A.D. 發明造紙,火藥則於 850 A.D. 宋朝時發明,而印刷術則是畢昇 (990-1051 A.D.) 發明的。據台灣的教育部數位教育資源入口網站,傳說中的黃帝戰蚩尤用指南車。但指南車並非指南針,並沒採用磁體的原理,並非我們當今所知的指南針。不管三大或四大,中國人並不笨,而於其歷史上確實也有一些發明但都得不到發展。關鍵在於中國的封建醬缸文化發展的淋漓盡致而扼殺了一切新生事務的生機。反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4 世紀到17 世紀)打破了封建文化的束縛,建立了新的思考模式而使得歐洲文明得以大步躍進。
也由於這種扼殺生機的封建醬缸文化之登峰造極,舊的不再進步而新的也造就不出來。許多較為人稱道的漢文化也如化石般的存在。最具代表的是古典文學與古典哲學。除此之外漢文化實在是乏善可陳,無法於世界的文化舞台上占一席之地。
有人會說中國菜是世界名菜。若以中國菜的烹調技術及口味而言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但飲食不只是口味而已,還牽涉到場景的布置,飲食道具的運用與擺設,及食物在這整個格局中的角色等。口味好只是滿足了口舌之慾而非飲食文化的提升。在美國的高級餐館中有法國餐館,義大利餐館,美國餐館,甚至日本餐館,但就是沒有中國餐館的存在說明了這個現像。除了飲食文化外,在衣,住,行,育,樂及藝術中我們實在看不出中國文化有何傲人之處或優美之處而足一向世人宣示的。
水墨山水畫的情景會使人認為中國人愛好自然。但事實是漢文化對自然界極盡破壞,而對生態趕盡殺絕,頗為世人詬病。這也難怪,一個吃熊掌,熊膽,燕窩,魚翅,海狗鞭,犀牛角,狗,貓…..等等一切生物的民族如何能有生態觀念呢。 目前中國的空氣汙染,水質惡化,生態破壞等等不就是這種文化的表現嗎。說到山水畫,傳統的中國繪畫或許有他的歷史定位,但也是個化石。相對之下日本的浮世繪影響了歐洲的印象派而奠定了其在藝術界的地位。
中國也由許多陋習,但最為人詬病之一的不外是纏足。纏足始於十世紀的五代十國期間。據聞當時有個皇帝的愛妃用絲布將腳裹成蹄狀跳舞,引起其他宮女的仿效而開創了纏足的習俗。中國文學裏不乏對三寸金蓮的歌頌。小時候看過一些纏足的老太婆走路的情景,可以想像他們年輕時走起路來可能的阿娜多姿的模樣。當初的動機可能是為了美,但卻造成了占人口一半的婦女的苦難。歐洲人也有這種美感,但他們發明了芭蕾舞。配以音樂,佈景,及美麗的故事,在文化界占了一席之地。在現代社會,高跟鞋的發明及演變也多少循著這個「阿娜多姿」的要求而發展。人類都有類似的需求,而文化也就應允而生。「阿娜多姿」的要求產生了芭蕾舞,也產生了高跟鞋,但在中國卻造成了纏足。這若不是文化上的適應反常 (maladaptation) 就是源於中國文化扭曲人性的特質。雖說不是削足適履卻也是纏足適履。這種怪異的文化如何能優美,而讚頌這種文化的人可能也不太聰明罷。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 Tagged: 火藥, 熊膽, 燕窩, 皇帝, 纏足, 醬缸, 芭蕾舞, 蚩尤, 印刷術, 台灣, 指南車, 中華文化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