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於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有中德合作幫忙國民黨從事國防工業及軍隊現代化,但中國顯然尚無法面對日本於1937年7月7日開始的全面侵華。在國民黨撤退到重慶後,戰爭就陷於膠著。雖然有於1937年到1941年間蘇俄的志願空軍的援助,但沒有太大的幫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珍珠港而引來隔日美國的對日宣戰。美國的參戰救了國民黨一命,不但錢來了,軍援來了,美國也打起日本來了。1943年英美取消了她們在中國的治外法權,美國國會廢除了排華法案,而在該年的開羅會議中羅斯福又大賞臉的給空心大老倌的中國國民黨列強的地位。但開羅會議卻也突顯了蔣宋政權及國民黨的本質:狂妄自大,貪婪無厭,懼日,欺弱,庸才 (奴才) 體制。
羅斯福於開羅會議之前擔憂蔣介石於戰後會有地區霸權的野心。雖然西方的學界及政界人士知道中國有霸權野心,但他們不了解一個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而國內問題又是一團糟的中國如何能成為地區的霸權。但開羅會議後羅斯福已沒有那個疑慮了,蔣介石到底只是個庸才,不是個甚麼出將入相的人才。另一方面,宋美齡的野心可說是狂妄至極。她與1940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威爾基有一夜情,希望威爾基能於1944年再出線來擊敗羅斯福總統。如此一來她與威爾基就能共同統治全世界。如此自大狂妄除了反應其特質外,多少也反應了中國文化的問題。中國在過去固然曾經是雄霸一方的帝國,但老大的帝國早已衰頹毀壞而不知如何現代化。有異於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中國一直沒法成功的現代化但卻一直存有老大的心態。有那種文化的社會而產生那種人卻也不足令人為奇。
珍珠港事變後美國急需中國的抗日以幫助美國打太平洋戰爭。但國民黨顯然有他的打算。利用美國的需要來抬高自己的身價而不斷的討價還價。要錢,要錢,還是要錢。在開羅會議中蔣宋還是不斷的開口要錢。在二次大戰中美國至少援助國民黨16億美元 (今日的210億美元)。沒有錯,美國給英國314億美元,給蘇俄113億美元,給國民黨最少。但歐洲戰場本就是主體,再說國民黨做了甚麼值得美國的援助。美國一再要國民黨抗日但國民黨就是沒有表現。這就提到下一個本質了,國民黨的懼日。
國民黨不抗日能力不足是主因,但懼日恐怕是更大的因素。有兩個事實可看出這個現象。在開羅會議中羅斯福提議戰後由中國代表盟軍佔領日本,但蔣介石拒絕了。第二個事實是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沒有能力接管日本的占領區來做交接。一度還有意要日軍留下代管日本的占領區,但因怕美國的反對而作罷。老一輩的台灣人當還記得「國軍」抵達基隆時還因怕留在台灣的日軍而遲遲不敢下船的故事。
雖然懼日,靠美國狐假虎威,但國民黨對弱國之欺壓可是不手軟的。開羅會議期間蔣宋開口要台灣澎湖及滿州 (東北),這些羅斯福都給了。蔣宋還開口要琉球,但羅斯福沒答應。日本投降後盟軍要中英進駐日本占領下的越南。以北緯16度為界,英國占南越,中國占北越。胡志明於二次大戰期間領導游擊隊對抗日軍及法軍的維琪政權 (Vichy French) 而也受到美國OSS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CIA 的前身) 的援助。當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借用美國獨立宣言為底稿宣布越南獨立後,他去信杜魯門總統要求美國依循大西洋憲章的精神支援並承認越南但都沒受到回覆。同月國民黨派雲南軍閥盧漢率領二十萬軍進駐北越。同「國軍」到台灣一樣,中國軍一到便開始姦殺掠奪。胡志明知道中國軍的習性而於1945年9月16日到23日啟動了”黃金周” (Gold Week),要游擊隊員到各鄉村向愛國鄉民徵收金飾而後做成一個純金的鴉片煙管送給盧漢以避免衝突,使胡志明能繼續他的獨立運動。由於法國也急欲回到越南重當殖民者,因此與國民黨協商要國民黨從北越撤軍來換取法國放棄在上海的租借地,胡志明則同意法國回來使越南成為法蘭西聯邦的一成員。這個1946年3月6日簽訂的「六三協定」使人以為胡志明是賣國賊,但胡志明於國民黨離境後便與法軍打了起來。對這個協議的簽署胡志明說:上次中國人來一呆就是一千年。法國人是外國人,很弱,殖民時代已成過去。白人在亞洲已是歷史。但如果中國人留下來則他們永遠不會離開。我寧願多聞法國屎五年也不要一輩子吃中國屎。
當盧漢在越南時,蔣介石派兩個師進駐雲南預備做為後路。當盧漢回來後蔣介石把盧漢的精銳部隊派到北方與共產黨作戰來架空盧漢。當共產黨打到雲南時,盧漢要人民武裝而將國民黨的軍隊趕出雲南,最後倒戈投向中共。
美國從四十年代開始就有一群人支持國民黨的反共及「抗日」,宋美齡的遊說固然有功但絕大部分都是基於反共的意識型態。這群人於華府替國民黨做遊說的工作而被稱為China Lobby。最有名的如時代雜誌的發行人Henry R. Luce,富商如Alfred Kohlberg,Fredrick C. McKee等。國民黨被踢出中國後及隨後的韓戰及中共的「抗美援朝」強化了這個團體的力量。他們質問誰失去了中國。但我們都知道誰失去了中國,捨國民黨其誰。孫文雖說「選賢與能」,但國民黨的用人政策一向都是用人唯奴。用的都是庸才與奴才,因為只有如此掌權者才會「安心」不會被奪權。二次大戰期間羅斯福,邱吉爾及馬歇爾將軍,艾森豪蔣軍的能力及優異都是可圈可點的。因為英美有制度的運作但中國沒有。一個只知權力惡鬥但無良性的能力競爭及良好升遷管道的國民黨當然只有失敗的分。 (開羅會議回顧系列完)
李堅
Filed under: Politics | Tagged: China Lobby, 盧漢, 胡志明, 蔣介石, 話仙, 台灣呼聲, 李堅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