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由於滿蒙邊界的爭執,代表蒙古 (1921年在俄國支持下獨立) 的蘇軍與代表滿州國的關東軍打了起來。結果是關東軍戰敗。這即是諾門坎事件。由於雙方都不願擴大衝突,於是在1939年9月15日簽署停火協議。並於此後的外交談判下於1941年4月13日簽訂「蘇日中立條約」。經過此事後對俄國一直存有戒心的日本於是重整改編而將關東軍訓練成一支精銳的軍團。二次大戰中日本與美國的對決以海軍及空軍為主,日本侵華的主力則以陸軍為主。在陸軍方面,以太平洋戰爭爆發那年 (1941) 來看,日本將陸軍分為四個地區:國內軍 (包括韓國,台灣) 有38萬人,南方軍 (太平洋及中南半島,南洋) 有40萬人,東北的關東軍有85萬人,關內的中國派遣軍有62萬人。在戰後南方軍及國內軍加起來共存五百五十萬人,中國派遣軍有105萬人,關東軍有68萬人。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向盟軍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中國後,中國人是一陣錯愕。他們想知道日軍在中國那個戰場被打敗。但我們都知道日本是敗於美國,不是中國。
日本侵華期間國共雙方互相指控對方不抗日。中共以游擊戰為主,較大型的對日戰役只有兩場。打贏打輸是另一回事,但較大型的戰役主要都是國民黨與日軍的對戰的。我們可說日本侵華的主力對象為國民黨的軍隊。
日本投降後,這批留在中國訓練有素的日軍成為國共對峙中的第三勢力。雙方都想利用日軍來打擊對方。在這個對比上國民黨居於有利的地位,因為不但法西斯的日軍極為反共,國民黨與日本也頗有淵源。除了蔣介石是留日的外,國民黨的許多高級將領也都是留日的。在國民黨的將領及官員中如閻錫山,何應欽,湯恩伯,張群,盛世才,陳儀,熊式輝等等都是留日的。在1945年9月9日的南京受降儀式中,日本「中國派遣軍」的總司令岡川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遞交投降書。岡川寧次與何應欽的簽署投降書說來也是個師生會,因為岡川寧次是何應欽在日本求學時的老師。蔣介石本有意要用日軍來打中共,但怕美國的強力阻擾而作罷。但蔣介石給予許多戰犯級的日本高級將領掩護使他們不受盟軍的審判及處刑。因此許多日本將領對蔣介石的「以德報怨」深表感激。也應而有根本博等人及岡川寧次的「白團」於日後對蔣介石的效忠。但在蔣介石運用日本兵之前,山西王的閻錫山早已開始運作了。
閻錫山於日本投降後就秘密納編了一萬多名日軍。1949年4月24日中共攻打山西首府太原,這也產生了國民黨筆下的「太原五百完人」的神話。但據史家研究,其中大多是被納編的日本軍人。自殺的及許多戰死的都是用中文名字的日本軍人。這個歷史可能要改寫成「太原日本完人」來得貼切些。
根本博 (6/6/1891-5/24/1966) 於1926年任駐南京武官時就認識蔣介石。日本侵華時任華北軍區的司令官。日本投降後根本博為保護內蒙張家口當地的四萬日本僑民的撤退,違抗繳械的命令與前來接收的蘇聯紅軍及來助陣的八路軍打了起來。代表第十四受降區 (熱察綏地區) 的根本博則沒在「投降代表」上簽字。1949年4月國民黨開始兵敗如山倒時,一些台日人士擔憂國民黨無法防衛台澎便設計要認識蔣介石的根本博幫忙防衛台灣。在前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之子明石元長負責籌募資金下,李鉎源冒充為蔣介石的特使要根本博幫助對抗中共。根本博於是與六名前軍人偷渡來台。在一波三折後,透過張群與蔣介石會面。與日後的「白團」不同處在根本博實際參與作戰。當時國民黨只剩下福建及四川在手,根本博建議放棄福建及廈門改守住福建及浙江沿海的島嶼。當1949年10月中共的常勝將軍葉飛要指揮共軍拿下金門時,他不知道他的對手已不是常敗將軍湯恩伯而是實際指揮的根本博。這場古寧頭戰役扭轉了國民黨一路敗北的情勢而形成日後的海峽對峙的情況。事後根本博也被蔣介石封為中將。但後來由於保密問題,同來的吉川源三侵吞其他幾人的安家費問題,及與後來的白團之競爭問題,1952年6月根本博被遣回日本。回去後終日酗酒的根本博於1966年5月24日去世。
與根本博之被第三者「拐騙」來的不同處是白團早已於日本投降前後國民黨就已策畫的。蔣介石首先保護日本對華派遣軍總司令岡川寧次免受刑罰。1949年蔣介石邀岡川寧次籌組日本的優秀軍官團來台訓練國民黨的高級軍官。帶團的領導人富田直亮化名為白鴻亮,故簡稱為白團。1950年2月1日第一批19名日本軍官來台組成「圓山軍官訓練團」,同年5月21日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軍官訓練團,及後來的石牌實踐學社。這些訓練都秘密進行而且要逃避當年在台美軍的注意。1966年9月2日岡川寧次去世,1969年1月13日日本軍官全體回國,2月1日在東京解散。白團在台灣共訓練有二萬名軍官,今天台灣將領級以上的人都受過白團的訓練,對提升台灣軍隊的組織及作戰能力及士氣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有根本博與白團的建議做金門的防衛工事,使得金門能於日後的八二三炮戰中企立不搖。國民黨被打到台灣後,美國的杜魯門總統宣布不再介入中國事務。在美國的拋棄下,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宣布「復行視事」,5月16日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聽起來是癡人說夢話,但蔣介石可是要靠日本軍官的訓練來達成他的目的的。但結果是回天乏術,到頭來說的還是自欺欺人的夢話。
李堅
Filed under: Politics | Tagged: 白鴻亮, 蔣介石, 閻錫山, 話仙, 台灣呼聲, 富田直亮, 岡川寧次, 李鉎源, 李堅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