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中國大國雜談之五 波羅地海三國 ——– 獨立,被併吞,再獨立

波羅地海三國 ( Baltic states, 或翻做波羅的海三小國) 說小也不小,每個都比台灣大。最小的愛沙尼亞 (Estonia) 有四萬五千平方公里 (台灣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有一百三十一萬人。最大的為立陶宛 (Lithuania),面積有六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則有兩百九十四萬人。中間的拉脫維亞 (Latvia) 面積為六萬四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兩百萬人。北邊的愛沙尼亞與芬蘭的語系接近,中間的拉脫維亞與南邊的立陶宛則於語言上較為接近。地理上芬蘭本也屬波羅地海國家之一,但她於二次大戰中成功的抵禦蘇聯的入侵。雖然於最後割地求和但終能維持1917年以來的獨立局面。相對之下,波羅地海三國則於二次大戰中遭蘇聯與納粹德國的入侵。不但死傷慘重,也失去了獨立國的地位。
在封建主及王國攻城掠地的中古歐洲,波羅地海三國也易主無數次。由丹麥,瑞典,波蘭,到沙俄。而波蘭本身也於十八世紀時被沙俄、普魯士與奧匈帝國 (Habsburg Austria Empire) 瓜分三次。在進入二十世紀後情勢開始改變。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7/28/1914-11/11/1918) 改變了歐洲的版圖。戰爭雖然是國與國之間的對抗,但其資源的耗損,人力的動員及社會結構的變化也常引起國內的鉅變。交戰國之一的德國帝國於戰爭拖延了一段時間後引發國內的革命及威廉二世 (Wilhelm II, 1/27/1819-7/17/1941) 於1918年11月28 日的遜位而結束了德國的皇室。另一邊的沙俄也於1917年發生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 (Nicholas II, 5/18/1868-7/17/1918) 於1917年3月15日遜位而結束了拉曼諾夫 (Romanov) 王朝三百年的統治。俄國革命後,沙俄境內的芬蘭首先於1917年12月6日宣布獨立。隔年立陶宛於1918年2月16日宣布獨立,愛沙尼亞跟進於1918年2月23 日宣布獨立,最後拉脫維亞於1918年11月18日宣布獨立。波羅地海三國於兩次大戰期間維持了一個獨立的局面。
二次大戰爆發前夕,各國運籌帷幄。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協定,稱為Molotov-Ribbentrop Pact。但這個協定有一不公布的密約。密約包括納粹不會支援日本於東北蒙古地區的侵俄,但更重要的是蘇聯與納粹秘密決定瓜分芬蘭,羅馬尼亞,波蘭與波羅地海三國。1939年9月1日納粹侵入波蘭,9月17日蘇聯侵入波蘭。1940年夏天當全球矚目於法國的投降時 (1940年6月14 日),蘇聯併吞了波羅地海三國。1941年6月21日納粹毀約而開始全面進犯蘇聯,隔月進占波羅地海三國。二次大戰末期,蘇聯反攻,再度進占波羅地海三國。在二次大戰期間波羅的海三國死傷慘重。死於戰爭的,入獄的,及被蘇聯送到西伯利亞勞改的人數相當驚人。拉脫維亞死了二十多萬人,立陶宛死了八十多萬人,愛沙尼亞死亡人數占她人口的四分之一。二次大戰後在強權 (邱吉爾,羅斯福及史達林) 的同意下,東歐成為蘇聯的附庸國。面對強鄰蘇聯的占管,波羅地海三國之自由遙遙無期。
進入八十年代後共產國家的經濟嚴重衰退,鐵幕開始生銹。1986年蘇聯總理戈巴契夫開始推動開放 (glasnost) 與經改 (perestroika)。在走向開放的氣氛下波羅地海三國開始用演唱會的形式來喚醒民族意識。異議分子最後決定於 Molotov-Ribbentrop 密約簽訂的五十周年紀念日 — 1989年8月23 日,發動示威抗議。那天,兩百萬人手牽手連結了三國的首都:Vilnius, Riga 和 Tallinn,抗議 Molotov-Ribbentrop密約的不合法。這個被稱為「波羅地海人鍊」的Baltic Way或Baltic Chain的抗議活動使全球都注意到了波羅地海三國的處境。波羅地海三國獨立的呼聲開始高漲。但國內反對獨立的聲音也不小,主要是境內的俄國人。立陶宛境內只有5.8% 的俄國人,問題較小。但愛沙尼亞境內有24.8% 的俄國人,拉脫維亞則有26.9% 的俄國人。在東歐各國急劇變化及蘇聯已開始出現解體的現象後,戈巴契夫於1990年2 月同意選舉。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1990年7月葉爾津選上俄國總統。1991年夏天蘇聯同意要改變成為一個較寬鬆的聯邦制,但保守派於8 月發動政變。政變失敗後,愛沙尼亞於1991年8月20日宣布獨立,隔日拉脫維亞宣布獨立。
被隔鄰強國進占了五十年,人口少而又被強國大量移民,也沒有天然邊界的波羅地海三國最終是獨立了。即使自己人只占59.6% 的拉脫維亞或愛沙尼亞 (69.8%) 獨立也只是多了一些小挫折而已。台灣的處境也許特殊,但不是那麼特殊。台灣人口多,教育水準高,經濟力旺盛,與強敵又有天然的屏障。台灣雖然有傾中人士,但其數目逐日減少。相對之下,台灣民族意識逐日增強。台灣的獨立將只是一個時間及機遇的問題而已。 (小國中國大國雜談系列完)

 

李堅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