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救星與漢奸之二 汪精衛與蔣介石—- 日本侵華前夕兩人的關係

1913年3月20日時任國民黨代理理事長的宋教仁被暗殺而引起了反袁的二次革命。孫文要汪精衛回來共同參與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孫文亡日,汪精衛則再去法國。有感於他之未能成功乃源於缺乏自己的軍隊,孫文於是接受蘇聯的經援,軍援及軍事顧問而於1924年6月建立黃埔軍校。第一任校長則由前一年由孫文派去蘇聯接受建軍訓練的蔣介石擔任。一介武夫的蔣介石也從此在中國的政治歷史上走上了舞台。原來只是個軍界的人物,但蔣介石於日後進軍黨權及政權而漸成一方之霸。而於此期間也與汪精衛形成了打打和和的角力。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推翻直系大總統曹錕,邀孫文北上共商國事。此時孫文的健康開始惡化,1925年3月11日汪精衛為孫文擬好《政治遺囑》和《家事遺囑》給孫文過目,孫文同意後簽字。隔天孫文便去世了。《政治遺囑》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國父遺囑》。
孫文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孫文死後的國民黨也成暗潮洶湧。文人從政的汪精衛聲望最高,蔣介石雖也想伺機行事但尚未有黨內的聲望。1925年7月1日國民黨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衛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兼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此時的汪精衛繼續推行孫文的聯俄、聯共與輔助工農三大政策。但蔣介石極端反共而且對蘇聯的印象極壞,再加上國民黨右翼的西山會議派 (戴季陶、林森等人) 之公開反對”左傾”的汪精衛,國民黨也因而開始走上分裂之路。1926年5月11日汪精衛為蔣介石涉及的「中山艦事件」扛起責任,辭職後再度前往法國。此時蔣介石已是國民黨的中央執委兼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而成全國要人。1926年開始的北伐更打響了蔣介石的聲望,但其獨裁作風卻也引起很多人的反感而有1927年2月由孫科組成的「迎汪精衛委員會」,促汪精衛回國復職。1927年2月汪精衛乘火車回國並於莫斯科與史達林會面。4月抵達上海後與陳獨秀共同發表聲明。其後汪精衛於武漢成立容共的國民政府,與南京的國民政府成為對立的情況,是為寧漢分裂。4月12 日蔣介石在上海實施清黨,大量屠殺共產黨員。7月13日中共宣布退出國民黨。同年的8月8日汪精衛也發現與共產黨難以共處而於武漢也開始清黨。
1931年9月18日日本的關東軍於東北製造了九一八事變,隔年的3月1日建立了滿州國。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使中國人認為要團結對外而結束了寧漢分裂。但團結只是表面的,蔣介石與汪精衛之間心結重重。雖然兩人的反共立場目前是一致,但蔣介石有他對權力的野心,而且兩人對如何去面對日本的侵華也由同而異,最後兩人終於走上了無法再和的道路。
關東軍於建立滿州國後也急於在華北建立一個緩衝地帶。當以”攘外必先安內”為政策的蔣介石於1932年7月下令於江西”剿匪”時,關東軍也侵占了熱河,直逼北平與天津。中日雙方開始沿著長城戰鬥,最後雙方協議停戰。1933年5月31日代表國民黨的熊斌與代表日本的岡川寧次在塘沽簽定了「中日停戰協定」,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塘沽協定」。「塘沽協定」製造了一條沿著長城線的緩衝地帶,多少使中國失去部分華北地區的主權並等同於默認滿州國的存在。所以有這個條約的簽定多少反應了當時中國國力的弱小。中國當時雖然表面上是統一了,但還是四處有軍閥割據而也有中共的逐漸壯大。簽署「塘沽協定」是暫時求和的方式而也是當時的軍政部長何應欽,時任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的汪精衛與當時的軍委會委員長及參謀總長蔣介石都同意的。簽署「塘沽協定」後,當時的社會輿論視汪精衛與蔣介石為賣國主謀,激進人士將他們兩人列為暗殺的對象。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開四屆六中全會。在開幕式完成後全體中央委員集中在會議廳門前等候攝影但蔣介石遲遲不肯出場。汪精衛去催蔣介石出來合照,蔣介石說:”今天次序很不好,說不定要出事,我決定不參加攝影,我也希望你不必出場。”由於認為不能兩人都缺席,汪精衛只好自己出場。在攝影剛完畢後,本也要刺殺蔣介石但看不到蔣介石的孫鳳鳴由記者群中冒出朝汪精衛開了三槍。汪精衛雖受重傷但無生命危險。之後汪精衛辭去行政院長和兼任的外交部長一職到歐洲療養。行政院長由蔣介石接任而外交部長則由張群接任。
1935年12月23日與汪精衛接近而也主和的外交部常務次長唐有壬也遭到暗殺。據聞兇手是所謂”中華青年抗日除奸團”的成員。從此以後國民黨內不再有主和派而只有主張強硬對日的主戰派。
雖然人們對蔣介石的對日妥協及賣國有所疑慮,但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改變了蔣介石的運道。西安事變發生後各地軍閥及角頭紛紛致電支持蔣介石,即連中共也表示要準備停止內戰來共同抗日。事變後汪精衛已回國。雖然汪精衛當時尚因健康理由沒有擔任政職,但他仍是國民黨的最高決策機構中央政治委員會的主席。在政治的影響力上仍在蔣介石之上。
隨著日本的侵華步調之加速,汪精衛與蔣介石也因為或戰或和的問題而逐漸走上分道揚鑣的不歸路。

 

李堅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