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救星與漢奸之四 汪精衛《最後之心情》——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相較於北伐後到盧溝橋事變間的國民黨南京十年 (1927-1937),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只有南京五年 (1940-1945)。在汪政權下人民的生活是比當時其他中國地區的生活要來得好。汪政權一開始就向蔣政權下的重慶政府招降,要他們加入「曲線救國」。許多不滿蔣介石的人都來依附汪政權。當時投奔南京國民政府的就有國民黨中央委員20 人,高級將領58人,軍隊五十餘萬。1943年1月9日,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條約,將英法租界和日租界歸還中國。在這段期間汪精衛是在委屈中求全的。他遵循孫文「無日本即無中國:無中國亦無日本」的看法,並嘗試將孫文的「泛亞主義」與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做個比較與整合。在他60歲那年 (1943) 所寫的《朝中措》中有「欄桿拍遍,心頭塊壘,眼底風光;為問清山綠水,能禁幾度興亡」,難免令人聯想到亡國的李後主的虞美人詞中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多少可以看出汪精衛的心情。
1943年8月汪精衛的健康因以前的槍傷問題沒解決而開始惡化。在中國治療沒有改善之下於1944年3月3日乘專機到名古屋大學醫院就醫。情況一直沒有改善而最後的診斷是多發性骨髓腫。此時美軍已開始大規模轟炸名古屋。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說:”我要回中國….”,不久就氣絕。
汪精衛死後遺體於11月12日由專機運回中國舉行簡單的國葬。遺體依遺願葬於孫文中山陵墓旁的梅花山上。
戰爭結束後蔣介石便開始對汪精衛的國民政府人員進行清算,許多人都遭到了處決。但在尚未對汪政權的人員進行監禁及判刑與處決之前,蔣介石便首先對汪精衛進行死後算帳。在蔣介石尚未”還都”前,他指示何應欽去炸掉汪精衛的墳墓。1946年1月21 日在何應欽的指揮下,用了150公斤的TNT炸開了墳墓。由於有使用防腐劑所以汪精衛屍身完整,身著文官禮服,上面覆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沒有陪葬品。口袋裡有妻子陳璧君寫的「魂兮歸來」四個字。之後他們將汪精衛的遺體拿去火化而將骨灰棄置。
國民黨還都後也逮捕了陳璧君但陳璧君堅決不認罪,她說:”日寇侵略,國土淪喪,這是蔣介石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重慶統治下的地區,由不得汪先生去賣。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占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只有從敵人手中奪回權利,還有甚麼國可賣?”最後法庭判陳璧君無期徒刑。個性剛烈的陳璧君說她寧願被處死而不願坐牢。國民黨敗於共產黨後將她留給了中共。1952年和陳璧君交情很深的宋慶齡與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一起去探望陳璧君,說只要陳璧君承認汪精衛有罪,寫個悔過書則中央會釋放她。陳璧君拒絕了,她寧可坐牢也不願承認汪精衛有罪。1959年6月17日,67歲的陳璧君死於上海的提籃橋監獄。
1963年香港的《春秋》雜誌社收到了一封寫給朱子家的信。朱子家是金雄白的筆名,當時在《春秋》雜誌上連載《汪政權的開場和收場》。寄件人是神秘人士,內容是長達五千字的《最後之心情》,汪精衛的遺書。前言有”交XX妥為保存,於國事適當時間,或至銘歿後二十年發表”,簽名時間是1944年十月。這一遺書一發表即引來真偽之辯。但由標題《最後之心情》的落筆及汪兆銘的簽名筆跡及文體來看是汪精衛的文筆沒錯。
汪精衛在他的《最後之心情》開場白對國際局勢的演變,中國由當初的孤立無援到與英美結盟寄予希望。他表示他的主和基於日本侵華以來「一般輿論,對日已成一戰聲。渝府 (指重慶) 焦心積慮,亦惟以不變應萬變…..兆銘之脫渝主和,與虎謀皮,必須截然與渝相反,始能獲得日人之稍加考慮」。「對日交涉,銘嘗稱之為與虎謀皮,然仍以為不能不忍痛交涉者…..為淪陷區人民…..銘交涉有得…..不望為釜望為薪」。汪精衛續指出「日軍氣燄雖盛…..海陸空之交誹,時或露其真相於我。然其表面上之尊重天皇與服從命令,仍數十年來並無二致,是目無東京而仍有東京;目無中國而仍不能將中國人之地位完全抹煞。…..是國府(指汪政權)交涉之對象,非為謀國之臣,而為重利之酋。…..蔣為軍人,守土有責,無高唱議和之理」。汪精衛也指出南京政府「恢復黨之組織與國父遺教之公開講授…..教科書絕不奴化」。又說「抗戰為生存,求和尤應有國家觀念」。「今日兆銘遙瞻局勢,東亞戰爭,日本必敗,其敗亦即敗於美之海空兩權」。最後他說「對於渝方,當使其了解和運發生,演變致今,亦不失其自信與自重。將來兩國能否自動提攜,互利互賴,仍有賴於日本民族之徹底覺悟,及我政府對日之寬大政策」。
汪精衛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奇葩,其悲劇結局也反應了國際的形勢變化:日蘇美在中國這塊大陸上的角力。在當時中國這個大而弱的國土上,蘇俄一直是個大威脅但日本是個最大的勢力。但在美國加入戰局後一切形勢都改觀了。原先奄奄一息以不變應萬變的蔣介石在與美國掛鉤後竟然成為「列強」而狐假虎威的誇口「抗戰勝利」。與蘇俄掛鉤的中共則於打敗蔣介石後取得了中國政權,並於後來於聯合國取代國民黨而取得了列強的地位。依附日本的汪精衛也隨著日本的戰敗而被國共兩黨打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種中國文化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說法再次被驗證了。

 

李堅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