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世界各地情勢的專家都會同意,台灣海峽是一個非常重要及危險的地方。許多分析家認為,處理不當將會引起兩個核武國家(美國與中國)的對決。這是一個有可能發生核戰的地方。許多國際學者也都對解決之道持悲觀的態度。
那麼,這個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問題當然不在台灣海峽,問題的主要焦點在台灣。台灣雖然是個焦點,但台灣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問題的根源所在是中原帝國。
四百多年前的台灣是與世隔絕的。將台灣推上國際舞台的是歐洲來的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對後來消滅鄭氏王朝而占有台灣的清朝而言,台灣一直是個化外之地,一個叛亂人士的聚集地。 1895年的甲午戰爭後,日本心中要的是韓國,但怕列強反對,所以改口要台灣。但領台數年後,日本發現台灣難以治理,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還有意要將台灣「轉賣」給法國 (台灣賣卻論)。但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建議繼續治理下去。
對中原帝國的人而言,台灣割予日本後,本來就被視為是化外之地的台灣也就從此消失於中國人的記憶裏。說來也不奇怪。這個本來就不屬於中原帝國的台灣島,即使在清朝控制的那段時日也是個化外之地,從來就不被認為是在中原版圖的範圍之內。但這個現象在20世紀的30年代開始發生了變化。台灣在日本侵華後的中國人反日仇日情緒中,開始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浮現了。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也稱柳條湖事變,滿州事變)是日本關東軍侵佔中國東北以建立滿洲國的藉口。這個事變在中國引起公憤。隔年(1932年),一般咸認是日本挑釁所引起的的上海一‧二八事變,日軍與國民黨軍在上海打了起來。 1932年 5月5日雙方簽訂「淞滬停戰協定」。1932年,上海的「日新輿地學社」印製了「新中華形式大地圖」。地圖的右側寫著「毋忘國恥」,底下附兩個小標題:「二十年九一八日本佔我東三省,二十一年一二八日又侵我淞滬」。在台灣的地圖上則標明「光緒二十一年割於日」。這是當時中國民間第一次將台灣割日視為國恥的開始,但也沒有說要「收復失土」。1936年西安事變後,國共聲言要聯合抗日。但台灣這個「失土」仍舊沒有在他們信誓旦旦的抗日聲明中出現。同年,國民黨要展現國民政府所興建的鐵路與公路,而由「全國經濟委員會公路處」印製了地圖。但這個地圖並不包含台灣。一直到1941年蔣介石才將台灣列入中國抗日的議題中加以宣傳,使「台灣割日」這個歷史開始成為「國耻」。從1932年的「割於日」,到1943年的開羅宣言中因蔣宋的運作,而使台灣成為「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而必須「歸還中華民國」。期間的變化與運作不過十年。
雖然由1941年開始,台灣才開始陸續的出現在中國人的記憶裏,而於1943年的開羅宣言中由「割於日」變成「日本竊取」,必須歸還中華民國。但於戰後那一段時日,台灣仍不很存在於中國人的意識裏。在國民黨官方的「中國手冊1937-1945」(China Handbook 1937-1945: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Major Developments in China in Eight Years of War),及1946年的增訂版本,雖有提到「台灣革命人士」(Formosan Revolutionaries)對日的「愛國抵抗」(patriotic resistance),但台灣並沒有被列在中國各省的列表裏(當時總共列二十八省)。即使在1947年的官方版本中,台灣還是沒列入中國的版圖。
1948年,兵敗如山倒的蔣介石開始考慮退路,此時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開始變得很實際,而不再只是一個空泛的觀念。1949年12月7日,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撤退到台灣後,台灣便成為國共內戰的焦點,而成為一個必須收復的「失土」。(以上參考高格孚 (Stephane Corcuff) 的 “The Liminality of Taiwan: A Case-Study in Geopolitics,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ecember 2012)
在《為什麼是台灣?中國領土完整的戰略考量》(Why Taiwan? Geostrategic Rationales for China’s Territorial Integrity) 一書中,華安瀾(Alan M. Wachman, 10/13/1958 – 6/21/2012)就提出,孫文、蔣介石、中國共產黨、毛澤東,甚至有可能鄧小平,本來都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了解上述的歷史背景,這群中國領導人的看法就不足為奇了。中國領導人如此,民間也是一樣。戰前有些反日的台灣人跑到中國,有些求助於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但當時中國自顧不暇,那有能力去幫助台灣人。而更實際的説是,當時的中國人根本沒意識到台灣的存在。魯迅的著作中就描述他與當時一個台灣知青的會面,魯迅也不知如何回應那個台灣知青的訴求。在當時中國人的眼中,台灣顯然不是中國的領土或失土,而必須加以收回的。高格孚也曽訪問過台灣老一輩的外省人而發現,1941年前中國與中國人對台灣沒興趣,而也沒去注意。但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進展,這個觀念開始改變。
原來已經依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Article 2. China cedes to Japan in perpetuity and full sovereignty the following territories….),而也從中國人的記憶與意識中消失的台灣,如今卻成為中國信誓旦旦宣稱「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這顯然是因日本侵華後,中國人的仇日反日氣憤所引起的。但發展至今已變成相當複雜的地緣政治(geopolitics)問題。台海問題不但影響到台灣,中國,日本,與美國。也將影響到整個東亞與東南亞,甚至全球的權力平衡。我們有必要去分析台海問題的要角:美國,中國,日本,與台灣。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Politics | Tagged: 華安瀾, 開羅宣言, 話仙, 高格孚, 台灣賣話仙, 台灣賣卻淪, 台灣呼聲, 李堅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