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欺弱怕強而只於中國的內戰中打赢過國民黨的中共,若能拿下台灣則早就會有如於1950年以武力攻下沒有國防的西藏般的打下台灣了。但台灣顯然沒有那麼的好拿。除了天然屏障外,台灣也不是沒有國防的,而台灣人不論對統一而言或對中國而言也都沒有好感。既然台灣人民心不「嚮往祖國」,中共自然朝拉攏台灣民心的方向開始著手了。
除了以政逼商及以商逼政外,中共採取大量籠絡買辦及政策性的貿易。說來都是一種收買的行為。在權力運作的本質分析來看,威脅(coercion)及收買(payment)都算是硬實力(hard power)。有異於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 01/19/1937-)於80年代所提出的軟實力(soft power)這個觀念。2004年,奈伊教授發表了《軟實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ed in World Politics)一書。奈伊教授的要義是,吸引力(attraction)及納編(co-opt)是軟實力,威脅與收買不是軟實力。軟實力的力量在於他能用此影響他人的行為而達到你要的目的。
奈伊教授不認為中國了解軟實力這個觀念。奈伊教授指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有三個來源:文化,政治價值,與外交。 以美國而言,美國的大部分軟實力都是由公民社會產生的,如大學教育,基金會,好萊塢及大眾文化等等。這些都不是政府機構所能做到的。奈伊教授也指出在對外宣傳上,中國每年花一百億美元,美國只花6億6千萬美元。但中國除了在非洲及拉丁美洲正面形象大於負面形象外,在歐洲,北美,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的形象都是負面的。
從2004年在國外建立第一個孔子學院開始,直至目前為止中國已於世界各國建立了475個孔子學院及859個較小的孔子教室。但指控孔子學院扼殺言論自由的聲音也相當多。除了孔子學院外,中共前總理胡錦濤於2007年開始宣稱要宣揚中國的軟實力。2011年10月,準備接掌政權的習進平也揚言要建立中國為社會主義的文化大國。2014年習進平更誇口要增加中國的軟實力。中國夢,亞太夢,一帶一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等口號都打出來了。但結果如何呢?
目前有兩個組織做各國軟實力的比較,一個是Monocle,一個是Portland。以Portland於2015年的排名來看,中國很難看。Portland 主要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目前三十四個會員,台灣與中國都不是會員)的會員,金磚國家 (BRIC,巴西,俄國,印度,中國),及一些小但較有成就的國家 (如新加坡) 來做調查排名。總共有五十個國家被納為排名的對象。Portland 只公布前三十名。在這三十名中,排名前五名的為英國,德國,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排第8,南韓排第20,新加坡第二十一,希臘第二十五。中國於這30名排行榜中墊底,次於土耳其與墨西哥。中國的墊底使很多人感到有點意外。因為眾所周知,中國花在對外宣傳及孔子學院的經費相當大。
對於中國花大筆錢做廣告但在軟實力的排名榜上卻這麼的低,奈伊教授指出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其民族主義所導致的與鄰國的衝突。除此之外,中國也不了解,也不願去允許一個自由民主的公民社會所能產生的軟實力。花大筆錢收買民心說來是屬於舊的硬實力,不是軟實力。不會有好的成效。
如果中國有一天進步成一個自由民主的開放社會,而於軟實力的排名榜上不要說有如美國的第三,而若有如日本的第八的話,則台灣人對統一之說便很難拒絕,而會覺得統一會是一個很好的選項。到時再說吧,老共!
在與中國對峙的情勢中,台灣看起來是弱者,而也需要第三者的支援。但在實際運作上,台灣卻也掌握了一切的王牌。台灣擁有東亞最優越的不動產,具有無可匹敵的戰略地位。台灣有充滿活力的政治運作及跨文化的社會活動力。台灣有活旺的經濟力及多邊茂盛的貿易,而也於早期帶動了中國境內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會軟硬兼施以赢取台灣。從飛彈,武演,反分裂法,國安法,經濟協議,談判,旅遊觀光,文化交流….各種十八般武藝及十二星座愛情術都會一一搬上檯面,要的當然就是將台灣拿到手。但中國不會承認的就是,目前這種對峙的海峽平靜局勢是有益中國的。因為中國目前專注的是國內的發展與政權的穩定,而目前的局勢有益於中國國內的發展與政權的穩定。(Shelly Rigger: Why Giving Up Taiwan Will Not Help Us with China.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Nov. 2011)
四十年前,當台灣與中國沒有來往時,中國的威脅固然在,但不是很切身,因為沒有實質的影響力。但目前兩岸交流已公開,而中國也加緊對台灣的滲透。中國對台灣的實質影響力,如貿易而導致的經濟互相依賴, 與日俱增。但尚無法公開研究的是,除了助長中國的經濟發展外,台灣對中國的影響力如何?一個充滿自由民主文化,而人民較能開放及獨立思考的台灣,那種軟實力對一個活於集權社會的中國人來說會是相當吸引人而有影響力的。到頭來是誰在影響誰,有待分曉。
一個原來是與世隔絕的「海角一樂園」台灣,在被葡萄牙人驚艶到,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佔據及漢人大量移民後,開始登上國際舞台。演變至今已成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及強權對抗的關鍵地帶。在大家都注意於強權的運作時,有多少人注意到島上人民的心聲。人民不是國際強權運籌帷幄的籌碼,人民的福祉才應是目標。這也是任雪麗(Shelley Rigger)在她的《台灣為什麼重要》(Why Taiwan Matters:Small Island, Global Powerhouse)一書中所一再論述的。(系列完)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Politics | Tagged: 話仙, Joseph Nye, Shelley Rigger, 台灣呼聲, 奈伊, 孔子學院, 李堅, 中國夢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