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無疑的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所領導的布爾雪維克(Bolsheviks)於俄國的十月革命中奪權,打贏了內戰後建立極權政體,並成立「共產國際」到處外銷共產主義而赤化了半個世界。在冷戰結束,東歐及蘇聯垮台後的今天,都尚有五個共產政權的存在(中國、北韓、越南、寮國、古巴)。那麼,列寧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物。
原本是共產黨員而於冷戰期間變成反共的美國學者沃爾夫(Bertram Wolfe, 1896-1977),對列寧、托洛斯基、及史達林都很有研究。他說,列寧是一個無私的自我中心主義者(selfless egoist)。意思是說,列寧本身生活很簡單,他沒有對錢財與名位的迷戀,也不求生活上的享受。但他卻是個有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並對自己的主張很堅持而不擇手段的人。
列寧(Vladimir Ilyich Ulyanov, 4/22/1870-1/21/1924)出生於中上人家。他的出生地(Simbirsk)目前也因他而改名(Ulyanovsk)。16歲時(1886)喪父。隔年,他那在大學讀書的哥哥(Alexander Ulyanov),因參與策劃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尼古拉二世的父親),密謀失敗而被處以絞刑。
在大學時就參與地下反對運動的他,也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有了他獨特的詮釋。1895年被捕而被判放逐到西伯利亞三年。與他是同志的女友(Nadezhda Krupskaya)也求取放逐到西伯利亞,而與列寧在1898年 7月10日結婚。1900年後列寧都流亡於國外,除了1905年的革命間短暫回國外,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流亡於西歐各國,直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後才再回國。
1900年,他與左翼的人在外合辦火星報(Iskra),主張要成立少數的先鋒領導人以領導革命。他拒絕與自由派及其他派別的反對人士合作。此時他開始用列寧為名。流亡在外的俄國民主勞工黨(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r Party, RSDLP)於1903年7月在倫敦召開大會時,主張中央領導專政的列寧一派,與其他求取民主運作的一派,因意見不合而分裂成兩派。雖然只是在一個議程上佔多數,但實際是少數的列寧一派於是自稱為布爾雪維克(意為多數)。他們將其他的黨員稱為孟什維克(Mensheviks,意為少數)。原本只是黨內派系的兩派到1912年時正式分裂。主張專政暴力,並用搶劫等手法(在國內的史達林負責)來維持黨內經費的列寧也從此走自己的道路。而此時布爾雪維克申請在國內辦刊物卻也得到沙皇政府的首肯。1912年5月,布爾雪維克開始在聖彼得堡發行真理報(Pravda)。列寧掌控了大部分的意見主導權。
1917年3月8日的二月革命後,俄國的政局出現權力的真空。原來的一些閣員與杜馬成員成立了臨時政府。而在同時,聖彼得堡的工人也成立了蘇維埃(Soviet)。蘇維埃是一種類似工人議會及行政團體的組織,其成立背景源於1905年的革命,那時工人團體自動自發成立蘇維埃以求取自治及向沙皇請命。初成立的蘇維埃是由孟什維克主導的。這也於當時的俄國形成了雙頭政府:臨時政府與蘇維埃。當時人在瑞士的列寧急於返國,而與俄國交戰中的德國也覺得運一些「搗蛋份子」到俄國對他們的戰局有利。因此在德國的協助下, 32名俄國革命份子(包括列寧夫婦)也在一個「封閉列車」內回到俄國。1917年4月16日抵達聖彼得堡的列寧,便開始積極的向奪權的方向前進。在權力真空下,大家都各顯神通求取權力的掌得。
列寧不是一個思想家或理論家,他的運作也不是基於理論或政策, 而也常違反道德原則及同志倫理。他是個行動家,也是個很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十月革命(11月7日)的奪權也就在這種算記下完成。但接下來的內戰、饑荒、及極權統治卻造成百千萬人員的死亡,更別提接下來的史達林的恐怖統治了。
從1921年下半年開始,列寧的身體就一再出現病變及一系列的中風。知道來日不多的他於1922年12月開始著述他的遺囑—-最後證言(Lenin’s Testament)。他評述了黨內的各同志,如托洛斯基,布哈林(Bukharin)與史達林等。一直任黨書記的史達林於布爾雪維克奪權後持續擴張他的影響力與實權,臨死的列寧認為史達林應予以除職,而應由托洛斯基來擔任黨的總書記。但已太遲了,史達林於這段時間已安排了他的人員擔任要職,而也將他自己描述成列寧的傳人。
自由民主不是列寧所倡導或追求的,而其實也是1903年布爾什維克與孟什維克分裂的原因。列寧所倡導的是革命先鋒部隊及無產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的專政。他認為歐洲會普遍發生無產階級革命。但他的預期與實際情況顯然有很大的落差。歐洲並沒有普遍的發生無產階級的革命,而俄國的無產階級專政卻成為共產黨權貴專政的代名詞。但列寧這種獨裁,無法容忍異己與異見,善於做人身攻擊及殘殺異己的傾向,其實我們也於馬克思的言行中見識到了。差的只在於馬克思沒有掌權。缺乏馬克思的淵博理論與論述辯證能力的列寧,卻也將那獨裁傾向大為發揮,而於後來的史達林及向「俄國老大哥一面倒」的毛澤東身上,將其發揮的淋漓盡致。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Human Rights, Politics | Tagged: 火星報, 真理報, 蘇維埃, 話仙, 列寧的最後證言, 台灣呼聲, 孟什維克, 布爾雪維克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