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 (12/17/2892-3/34/2962) 在台灣及中國都享有盛名,尤其在學術界沒聽過他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他的興趣很廣泛,經歷也廣。他當過北大教授,北大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也當過國大代表並協辦雷震主筆的《自由中國》。胡適一生經歷過新舊社會與東西文化的衝擊及東亞政治板塊的移動。胡適於一歲半時因父親胡傳在台東當知州,與母親馮順弟,哥哥及叔叔渡海到台南,隨後到台東。但沒三年就發生日清 (中日甲午) 戰爭。胡傳在全家搬回中國後病死廈門。胡傳在寫給馮順弟的遺囑上寫到:嗣糜 (即胡適) 天資聰明,應該令他讀書。可能也因為這個原因馮順弟雖然為寡母,經濟能力有限但相當重視胡適的教育。結果果然非凡。
聽過胡適之名的人多,但聽過其子胡思杜 (1921-1957) 淒涼下場的人可能不多。據聞取名胡思杜是為了紀念胡適在美國的指導教授杜威而來。由於胡適常常在外,加以舊式婚姻的太太江冬秀不識字又喜歡打牌,使得胡思杜小時候的教養成了問題。胡思杜雖然聰明,但喜歡調皮搗蛋,最後又結交了一些不良朋友。1939年時任駐美大使的胡適安排他學航空機械的大兒子胡祖望到康乃爾大學讀書。1941年5月胡適託人帶胡思杜到美國讀書。胡思杜在美國混了兩間大學但都沒有畢業。1948年胡思杜回北平,後來經過胡適的安排在北大圖書館工作。1948年12月中共包圍北平與天津。形勢危急下,蔣介石派專機運送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及其他學術界要人。覺得自己又沒做甚麼錯的胡思杜不願與胡適一起走。中共建國後又要拉攏又要批判胡適,胡思杜為了融入「新社會」也表現積極並曾為文批判胡適 (胡適不認為那是他兒子寫的)。中共為了對胡適展開批判拋出了許多帽子:由賣國,走狗,文化漢奸,到異族,妖怪等罪名都出籠了。本來稍有利用價值而且表明與胡適劃清界線的胡思杜最後是被與這個「妖魔罪犯」的胡適被等同對待。在不堪壓力及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胡思杜於1957年9月21日上吊自殺。年僅36歲。
胡思杜的自殺固然是胡適家庭的不幸,但這只是中共暴政下的一個個案而也,接下來的大躍進 (1958-1961) 及文革 (5/16/1966-9/9/1976)更造成了全中國的災難。大躍進死亡人數估計在兩千三百萬到四千六百萬之間。文革死了多少人沒人知道,估計是七百二十萬人死亡,其中自殺的就有二十萬人。這受害者中許多是學者與知識分子。單單在北大自殺的就有24人。在文革期間因拒絕「批林批孔」而遭批鬥的梁漱溟雖然沒遭嚴刑峻罰,但由他的打油詩我們可看出當時紅衛兵對文人及知識分子的敵意:「十儒九丐古時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猶叫人,今之老九狗不如。專政全憑知識無,反動皆因知識有。倘若馬列生今世,也需楸出滿街走。」
與知識份子在中共暴政下的境遇比起來,如胡適般跟隨國民黨來台的知識分子顯然幸運多了。但這並不代表胡適等人與國民黨就沒有問題或瓜葛。被殺害,入獄及被迫害的也不少。我們只能說相較於中共這個大魔,國民黨是個小魔。當然台灣的社會條件也不容許國民黨胡作亂為。與其他的文化相比,中國文化可說對知識分子相當的不尊重。而這也不是沒有歷史原因的。
中國歷史上只有文人,不能說有知識分子。有一千三百年歷史的科舉制度多多少少朔造了文人的性格:爭相取寵,文人相輕,媚上欺下。為的是「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顏如玉」。因為功成名就中科舉而成士大夫則「學而優則仕」。這一切都是皇上給的,不是人民選他的,自然是「有奶便是娘」的無視民間疾苦而急欲巴結向上了。有這種科舉制度來建立官僚體系,也難怪沒有決定權或同意權的一般民眾會不滿了。中國文人與一般的社會生產與進化沒有甚麼關係,士大夫是屬於剝削的一群,他們的作用只在於維持一個封建社會的穩定。馬政權的用人予人的印象是「博士治國」,但這些博士在其本質上是傳統中國文人的角色,用欺壓瞞騙的方式來維持封建政權的穩定,是封建政權的幫兇,沒有現代專業人員的能力。
現代社會要的是有專業知識能改善社會的知識分子,不是會「之乎則也」擁護封建文化的文人。科舉之被廢除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在中國文化及中國國民黨文化的轉型過渡期中,我們看到了這種知識分子 (及文人) 與民間社會的對立關係的遺留。在社會變動中,如文革及228 中,非中國傳統文人但卻被等同對待的台灣知識分子便遭到了迫害。台灣如今有幸建立民主自由的社會,我們有必要去建立一個專業的社會。專業人士是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但不見得是文人。漢文化的傳統文人是維持封建政權的重要力量,而專業人士則是促成社會現代化的主要力量。沒有專業人士則沒有辦法建立一個現代社會。台灣在建設一個現代社會的過程中也應該提供台灣自由民主的社會給中國的知識分子有一個發揮的空間與「反攻」的跳板。一個自由民主及現代化的中國是台灣自由民主獨立自主的保障。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Politics | Tagged: 話仙, 台萬呼聲, 國民黨, 李堅, 中共暴政 |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