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州國的產生與滅亡之三 曇花一現的滿州國 —-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線

北洋軍閥奉糸的張作霖原本是受到日本的支持的。但當關東軍發現張作霖難以駕馭後,於1928年 6月4日的皇姑屯事件中將張作霖暗殺了。關東軍原意要於張作霖死後的亂局中進占東北,但馬上接任的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改掛中華民國國旗而名義上完成了中國的統一。
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全面進占東北。1932年2月18日宣布滿州國的建立。滿州國除了今天的東北外,也包括內蒙的東部,但不包括關東州 (遼東半島的頂端)。在滿州國期間,關東州仍屬日本的租借地。 1932年3月6日,關東軍「安排」溥儀「登基」, 年號大同(後改為康德)。滿州國的國旗採用了國民黨的五色旗設計,但改為黃底。以「紅藍白黑滿地黃」來象徵「滿漢和朝蒙」五族協和。而「五族協和,王道樂土」正是滿州帝國的格言。滿州國的皇帝是愛新覺羅溥儀。國務總理及內閣官員皆是漢人或滿人(也有一個當外交總長的台灣人謝介石),但實權都掌控在名義上是副閣員的日本人手裏。
九一八事變後,中華民國向國際聯盟提出申訴,要國聯主持公道。國民黨也照會美國,要美國關切此事。 1932年,國聯組成一個由英國爵士李頓(V.A.G.R. Bulwer-Lytton)帶頭,團員有法、意、德、美的李頓調查團(Lytton Commission),到中國與日本調查滿州國的真相。 1932年10月2日,李頓報告出爐。報告指出,沒有日本軍隊的支持,滿州國不可能建立。滿州國的建立不受到一般中國人的支持,而也不是一個真正的獨立運動。 1933年2月,國聯通過譴責日本為侵略者的決議。日本則於1933年3月27日退出國聯。
對於日本之進占東北,美國國務卿史汀生(Henry Stimson, 9/21/1867-10/20/1950)也於1932年1月7日向中日兩國提出被稱為是史汀生主義(Stimson Doctrine)的主張。強調不承認用武力改變國際疆界的做法。其實從1907年以來,美國就透過外交管道要日本退出南滿,因為那違反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史汀生主義只不過再次強調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罷了。但在那時,日本的智識界與媒體都已深信「滿州生命線」的主張—-強調滿州對日本生存的重要。美日在東北的衝突也將於日後成為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線。
滿州國成立初年,承認的國家不到十個。但隨著二次大戰的爆發,軸心國佔領下的國家大都承認滿州國。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滿州國是一個全新而大家都努力去開發的新世界。1908年時,東北的人口約一千五百萬人。1934年,滿州國的人口統計是三千八十萬人。其中兩千九百五十萬人是中國人(96%),五十九萬日本人(2%),六十八萬韓國人(2%)。蒙古人及白俄不到百分之一。1941年時人口增加到五千萬人。日本人大都居住於城市。新京(長春)人口四分之一是日本人。由於日本鼓勵農業的開拓移民。到1944年時,日本人在滿州國已有一百六十萬人。當蘇聯侵入滿州國時,他們逮補了八十五萬名日本人。許多軍民被送到西伯利亞做勞役,最後大都被遣返日本。 1946年到1948年間,有超過一百萬的日本人在美國海軍的協助下經由葫蘆島被遣返日本。也有不少遺孤(約四千名兒童)被華人認養,而女子則嫁給中國農民。今天東北的三百萬韓國人則大多為當時移民滿州國的後代。
但日本在滿州國的建設也是相當可觀的。到1939年時,鐵路路線全長已超過一萬公里。相較之下,全中國的鐵路在1949年時是兩萬兩千公里。由於日本本土於二次大戰中遭到全面的轟炸,所以在二次大戰結束時,滿州國是全亞洲的工業重鎮,機械都是最先進的。在教育方面,採取中日兩種語言都教的做法。滿州國有一萬兩千間小學,兩百間中學,一百四十間師範學院,五十間技術學院,一千六百間私立學校(要特準),一百五十間教會學校。哈爾濱就有二十五間俄國學校。
當美國於廣島(1945年8月6日)與長崎(1945年8月9日)投下兩顆原子彈後,蘇聯於8月9日開始以一百六十萬的兵力攻入滿洲國(滿州戰略攻擊計畫Manchurian Strategic Offensive Operation, 美國人稱之為八月風暴作業Operation August Storm)。當時有七十一萬兵力的關東軍精銳不再,而東京也已下達投降令。 名義上有二十萬兵力的滿州國國軍則不戰而潰。蘇聯進入滿州國後也將大部份的工業設備劫回本土。投降後的關東軍與日本技術人員則由蘇聯及後來才到的國民黨與共產黨「各取所需」。為了維持鐵路及各項工業的運作,國民黨就「雇用」了11400名原來滿鐵的僱員,共產黨則「雇用」了八萬名滿鐵僱員。
曇花一現的滿州國(1932-1945)就從此消失於世界舞台。東北是日本的三倍大,除了天然資源豐富外,又地處日俄對抗的要衝。日本鯨吞東北後,由於蘇聯忙於俄國革命(1917)及隨後的內戰及重建,無暇也無力顧及東北。美國的反彈是最厲害的。從滿州國的建立到日後的全面清華,及1940年日本的進占法屬中南半島,美國是一再的反對。美國也推出一連串的對日制裁:從1939年的終止與日本的商務條約,到1940年的出口控制法案—-禁止石油與廢鐵的輸日。當時日本80%的石油要由美國進口。最後於1941年凍結日本在美國的一切財產。美國要日本退出東北,回復到1931年前的情況。但當時即使是溫和派的日本人也在「滿州生命線」的思維下,無法接受美國的要求。滿州國也就成為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線。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