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學者出身而且強調民主的理念及民主思想對世界和平的重要,威爾遜總統 (Woodrow Wilson, 12/28/1856-02/03/1924, 總統任期1913-1921) 給一般人的印象是有思想,有見地,有理想的總統。學法律、政治與歷史背景的他於1890年回到他的母校College of New Jersey (1896年改名為普林斯頓大學) 教書。1902年被選上為普林斯頓的校長。1910年從政而選上了紐澤西的州長。1912年他以名主黨的候選人身分贏得了美國總統的職位。威爾遜總統於任內提倡自由貿易、降低關稅,並做聯儲、銀行及幣制的改革。但威爾遜之為人樂道的是他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倡議。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爆發後美國原本是保持中立的態度而不介入歐洲的事務的。但在1915年5 月,德國的魚雷擊沉了一艘來往大西洋的郵輪Lusitania。一千多人死亡,包括128 名美國人。1917年2 月德國外長密電德國駐墨西哥大使倡議若美國放棄中立,則德國會幫助墨西哥收復美墨戰爭(Mexican-American War, -4/25/1846-02/02/1848, 墨西哥失去從德州到加州的土地) 後的失土。這封密電被英國截獲而交給美國。1917年4月2 日,威爾遜向國會要求對德國宣戰。1917年6 月25 日第一批美軍登陸法國。1918年1月8 日威爾遜發表了有名的十四點和平原則(Fourteen Points)來解決歐洲的問題。十四點原則提倡自由貿易,國際海運的自由航行,裁軍,殖民地人民的權益,國際糾紛的解決方法,各個民族的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等等。1918年十月德國首相向威爾遜提出據十四點原則的停戰協議,威爾遜回答條件應由聯軍決定。1918年11月德國內部爆發革命。1918年11月11日早上11點交戰各國簽了停戰協議 (Armistice Day,美國退伍軍人日Veterans Day的由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開始了凡爾賽會議,主要是英美法義四國及日本。德國及俄國(1917年俄國革命,俄共掌權) 都沒被邀請參加。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凡爾賽條約 (Treaty of Versailles) 要求德國鉅額的賠款及割地,種下了二次大戰的禍因。依威爾遜的提議而建立的國際聯盟(The League of Nations) 於1920年於日內瓦成立,但卻排除了德國與俄國。威爾遜在歐洲享有聲譽但美國國內卻不同意他的主張。參院不同意他所簽的凡爾賽條約而也不同意加入國際聯盟。整個凡爾賽會議及條約的簽訂可說是一個失敗。但可能失敗的還不只是這些。
1919年威爾遜與胡志明有了這麼一個歷史性的交會。
胡志明 (5/19/1890-9/2/1969) 本名Nguyen Sinh Con,他一生用了許多假名。1911年6月5日他當廚工搭船到法國。之後他到處打工而於1912-1913年間在紐約及波士頓。1917-1918年間在紐約布魯克林。1919-1923年間在法國。這時他才開始對政治有興趣。胡志明受法國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感召而也傾心於威爾遜所提的十四點協議。凡爾賽會議期間他 (當時名為阮愛國Nguyen Ai Quoc) 與一小群越南人請求會見威爾遜總統。在被拒絕三次後,威爾遜給予了十分鐘的見面機會。胡志明說他不是要金錢或軍事援助,他只希望威爾遜總統能為被殖民的越南人向法國總統說項。事後威爾遜總統向他的助理說:那個傻瓜還以為我會考慮那個要求。(imagine that silly guy thinking that I would even consider such a thing)。
1923年胡志明到莫斯科受雇於共產國際並就讀於東方大學 (Communist University of the Toilers of the East)。有名的校友如劉少奇 (1921級),鄧小平,蔣經國,謝雪紅,林木順 (都為1925級)。之後胡志明活躍於廣東,越南。1941年成立越盟並與日本人,法國人,及日後的美國人作戰。越南最後是獨立了,但代價是很慘重的。而胡志明並未克看到越南的最終獨立。
威爾遜總統雖然掛著學者及自由民主的形象,但一些歷史學者也注意到了他的虛偽面。他任職紐澤西州長及普林斯頓校長時排擠黑人的入學及求職。當總統時他容許聯邦政府裏某些部門的種族分離政策。而凡爾賽條約根本就違反他自己所提的十四點和平原則但他還是簽了。
本來一心嚮往法國革命精神及美國獨立精神的胡志明最後了解了。法國的自由,平等與博愛是給法國人享用的,不是被殖民的人能夠有的權利。美國的獨立宣言振奮人心,而事實上胡志明於越南的末代皇帝保大 (Bao Dai, 10/22/1913-9/31/1997) 遜位後而於1945年9月2 日的越南獨立宣言中就引用了美國的獨立宣言。但在威爾遜總統的眼中,平等自由只包括美國白人及西歐的強權如英法,不包括德國,俄國,美國的黑人及亞洲人。我想胡志明最後覺悟了,自己的路要自己來走。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Politics | Tagged: 胡志明, 共產國際, 凡爾賽會議, 威爾遜, 東方大學 |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