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由民主的退潮之六 自由民主與貪腐的關聯 ——貪腐造成民主的退化

在戒嚴時期的台灣,貪污腐敗是到處都是,沒有紅包打不通關節。社會上是大貪小貪,層層皆是。台灣走上自由民主化道路後,這種貪污腐敗的情況似乎沒有以前那麼的嚴重。以「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8年的資料來看,台灣於183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31(總分63)。優於南韓(排名45 , 57分),西班牙(排41 , 58分),以色列(排34 , 61分),義大利(排53 , 52分),中國(排87 , 39分),俄國(排138 , 28分)。但落後於美國(排22,71分),日本(排18 , 73分),香港(排14, 76分),新加坡與瑞典同等(排第3, 85分)。第一名是丹麥(88分),第二名是紐西蘭(87分)。走上自由民主化30多年後的今天,台灣雖然尚非聖賢,但也有很大的進步。

看起來,自由民主與貪腐有反比的關係。社會越自由民主,貪腐越少。反之,社會越獨裁極權,則越腐敗。

而事實上,以國際透明組織的報告來看,民主國家的平均分數是75(63分的台灣尚有待加油),但都在50分以上;半民主國家的平均分數是49;混合式政權(Hybrid regime)的平均分數是34;極權/獨裁國家的平均分數為30。也就是說,貪腐與民主是有關聯的。國際透明組織的結論是:腐敗造成民主的衰退。民主的衰退使一些政府機構失去監督的功能,而使腐敗更為惡化,這造成了惡性循環。

由獨裁極權走向自由民主化的社會,貪腐度固然會降低,但都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如西班牙(58分),及前東歐共產國家(塞爾維亞39分; 阿爾巴尼亞37分;匈牙利46分;捷克59分;波蘭61分…等等)。研究前共產國家的學者就發現,前共產國家的貪腐問題,比文化類似及地緣接近的國家都要來得嚴重(Wayne Sandholtz & Rein Taagepra: Corruption, Culture, and Communism: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 March 2005)。

同理而言,一個社會的自由民主之衰退也代表該社會腐敗程度的惡化。依自由之家的資料(及George W. Bush Institute與Penn Biden Center的資料)來看,美國的走勢令人憂心。美國的自由評比在過去十年來一直下降,川普上台後更是急速的下降至2018年的86分(台灣是93分)。與此平行發展的是美國貪腐問題的惡化。從2017年到2018年,以國際透明組織的資料來看,美國於一年內就失去4分,掉到全球排名的20名之外。國際透明組織將這個退化歸咎於制衡的機制遭到危害,與頂層(指川普)的倫理敗壞。有關川普上台後,如何攻擊媒體,破壞司法制度,大用不合資歷的家人及親信進入政府的高級幕僚群,財務不透明, …等等腐敗反民主的作為,多方已有報導,在此不再贅述。

美國民主的衰退與腐敗的惡化是很值得注意的。因為美國在過去(即使是目前)都一直被認為是自由民主世界的盟主。在二次大戰後,美國施壓各國建立自由經濟與民主的體制,並於冷戰中帶頭圍堵蘇聯、東歐、中國、與越南的共產體制。東歐共產政權的垮台與蘇聯的解體,似乎代表了自由民主陣營的勝利。但從2006年開始以來的全球自由民主的倒退,如今加上美國老大的衰退,使世界未來的走向充滿了令人疑慮與不安。但也有人指出,川普不是這個衰退的原因,他只不過代表了這個全球地緣政治衰退的症狀,但他卻也成為這個疑慮與不安的負面形象(Ian Bremmer: We’re in a geopolitical recession. Trump isn’t the cause, he’s a symptom. Washington Post, 9/10/2019)。

但總的來說,美國自由民主的倒退與腐敗的惡化,還是會對全球的自由民主與反腐造成不良的影響的。當今川普政府不但與一些獨裁者走得較貼近,不再提人權議題,也反而去打擊同為自由民主陣營的國家。這對許多獨裁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這種情況只會加速獨裁政權的增加與全球民主的退化。

如前所述,貪腐與民主的退化是有因果關係存在的。國際透明組織認為貪腐造成民主的退化。雖說兩者常是互為因果的。但貪腐是怎麼來的,原因在哪裡。

人都是需要一個程度的社會資源的:財富、權力、地位、聲望與名譽。但若求取資源而不擇手段的話,則會演變成貪腐。探討貪腐的原因,有學者用文化、歷史、國情、制度、倫理…等等角度去做分析解釋。但分析到最根本的問題,其實在於道德的層面。因為追根究底,道德是個人行為的羅盤。

道德並不是一個容易測量或可以量化的觀念與行為。一般而言,宗教與道德多少有所關聯,但在實際的社會中卻常常是互成反比的。這是因為宗教與宗教組織/團體(organized religion)常常有不同的運作方向。宗教說的是一套,但實際運作的宗教團體所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我們以宗教組織的消長來看,則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在美國,依蓋洛普的資料,人民對宗教的信任度由1975年的68%降到2019年的36%。原因大都是宗教團體的咎由自取。內部的醜聞,及與一些保守反動的社會勢力及政治團體掛勾,皆導致人民對宗教團體的反感與失望(Frank Newport: Why Are Americans Losing Confidence in Organized Religion? GALLUP, 7/16/2019)。在台灣,戒嚴時期的國民黨與宗教團體互相利用,各取所需。所造成的是宗教團體與政治的共同墮落與腐敗。解嚴30多年後的今天,台灣的宗教團體仍充滿了神棍、黑道、地方派系,並充當反動的社會觀念與政治團體的打手。如今連外國勢力,如無神論的中國共產教及美國的極右福音派(Daniel Flitton: The Role of US Christian Conservatives in Taiwan’s LGBT Referendum Defeats. The News Lens,12/14/2018; J. Michael Cole: U.S. Hate Group MassResistance Behind Anti-LGBT Activities in Taiwan, Taiwan Sentinel, 01/02/2017 )也來參一腳,企圖帶領風向。結果是加速台灣宗教團體的腐化,也危及了民主體制。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各宗教團體的鼎盛不但沒代表了道德的提升,反而反映出社會的無知與腐化,並為自由民主的倒退鋪了路。到頭來,本應是社會道德指標的宗教,卻因宗教團體的腐敗而成為一個反指標。

(系列完)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