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貴族聯姻與政治運作,再加上海外的領地,16、17世紀的西班牙(當時稱為Habsburg Spain)是極為強大的。但這一段時期的歐洲卻也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事件。科技的變革,民族主義的興起,及宗教改革的發生,都影響到了社會及國際關係,使歐洲的版圖出現版塊的移動與國際關係的改變。
馬丁路德與喀爾文於16世紀啟動了歐洲的宗教改革。馬丁路德於1517年10月31日張貼出他那有名的《九十五條論綱》(95 Theses)後的一百年,歐洲陷入了死傷慘重的30年戰爭(1618-1648)。各個國王、王公靠邊站。在30年戰爭之前,宗教改革所引起的國際衝突中,較突出的可能就是英國、荷蘭、與西班牙。
當年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 6/28/1491-1/28/1547)為了求子𠻸而要將元配(西班牙的Catherine of Aragon)休掉,但遭到教皇的否決。不滿的亨利八世因而與教皇對抗起來而參加宗教改革運動。亨利八世於1534年建立了英國教會(Anglican Church,在美國則稱為Episcopal Church,聖公會)。亨利死後,他唯一的幼兒愛德華六世(Edward VI)繼任,繼續推動英國教會。但愛德華六世15歲就去世。上任的是與元配所生的瑪麗一世。瑪麗一世上任後開始迫害新教而企求將英國重新拉回天主教。瑪麗一世因為對新教徒的血腥鎮壓,被稱為「血腥的瑪麗」(Bloody Mary)。瑪麗死後上任的是亨利八世的另一個女兒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9/7/1533-3/24/1603)。終身未婚的伊麗莎白一世被稱為「在室女王」(The Virgin Queen),也是美國維吉尼亞州州名(Virginia)的來源。伊麗莎白一世上台後再度推動宗教改革。當時英國境內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各占一半。伊麗莎白任內本與西班牙保持一個表面上的和平。但隨著荷蘭情勢的轉變,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擴張,及英荷與西班牙在海外的衝突,都改變了這個平衡,而將英國與西班牙推向衝突的方向。
荷蘭那時在西班牙的統治下,但當宗教改革在荷蘭啟動後,引來了與教皇相當接近而極為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國王的強力壓制。本沒有獨立意願的荷蘭也因而發動了長達80年的獨立戰爭。 1581年荷蘭人發表「誓絕法案」(Oath of Abjuration),強調君權神受,但若君主是個暴君時,則人民有反抗的權力。在這個「獨立宣言」下,荷蘭人多少於1585年就達到了實質的獨立。這期間也多少受到與西班牙有對抗關係,而也走向宗教改革運動的英國的資助與援助。不只如此,英國與荷蘭的「商船」,也都在官方的默許下,在美洲搶劫西班牙的運銀商船而幹起海盜的勾當。這種情形自然引起西班牙皇室的不滿,而急思壓抑英國,並切斷英國對荷蘭的援助。
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Philip II, 5/21/1527-9/13/1598)與伊麗莎白一世屬同期的人物。菲利浦二世是個極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也極為謹慎與精明(被稱為Philip the Prudent,西班牙語Felipe el Prudente)。當瑪麗一世為英國女王時,他透過與瑪麗的聯姻共主英國(jure uxoris)。瑪麗一世去世後,他失去對英國改信天主教的槓桿能力。伊麗莎白一世上台後,她並沒採取迫害天主教徒的作為,而菲利普二世本有意透過婚姻解決西班牙與英國的國際關係問題。但在伊麗莎白一世的推三阻四、不置可否下,最後是不了了之。西班牙與英國本也大致保持和平的局面。但當荷蘭的宗教改革運動與獨立運動引來西班牙的鎮壓後,信新教的英國也因而開始援助荷蘭。加以原來就有的英荷海盜船在美洲對西班牙船隻的搶劫,引起西班牙對英國的不滿而亟思採取行動。而且在教廷的眼中,伊麗莎白一世是亨利八世沒通過教皇許可,而生下的女兒,是非法的私生子,必欲除之而後快。
菲利浦二世因此決定攻打英國,以除去伊麗莎白一世,重新建立英國為一個天主教國家。為了攻打英國,西班牙於1586年開始建軍造船。由於計劃龐大,許多材料都得經由國際商人做採購而不是個秘密。造船、火藥、及軍人的巨額費用,吃掉了西班牙財政的三分之二。這個攻英計劃受到教皇(Pope Sixtus V)的支持。但當飛利浦二世要向教皇貸款時,卻只得到一張遠期支票(登陸英國後會貸一半的費用),但最後是一毛錢也沒拿到。教皇給的只是個不要本錢的「赦罪券」(indulgence),給予軍人在戰爭中罪行的赦免。教皇也將這場征英計劃定位為十字軍。
既然攻英計劃不是個秘密, 1587年,一隊英軍(在Sir Francis Drake的帶領下)突襲西班牙的造艦港口(Cádiz),造成不少損害。但也有一些英國商人趁機發財,販售貨品給西班牙的造艦機構。 1587年, 12名英國商人(主要在Bristol地區)被發現售賣材料與設備給西班牙要攻打英國的艦隊而遭到起訴。
1588年,這隊要攻打英國的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西班牙語Grande y Felicísima Armada)也就序了。在一聲令下就要出發攻打英國,重建天主教國家,以擴大西班牙帝國的版圖與影響力。在龐大軍力及教皇的加持下,英國的處境危危可及。但海戰結果卻改變了後來歐洲的國際情勢與海戰的思維。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Politics | Tagged: 西班牙無敵艦隊, 台灣呼聲, 宗教改革, 伊麗莎白一世 |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