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與歷史之五 神與佛都要聽信中共中央 ——-世界最大的神話製造工廠

西藏文化的最大特色可能是它大都建基在佛教之上,而其中最為外人好奇的可能就是活佛轉世之說了。活佛轉世有許多不同的系統,但最有名的是格魯派 (黃教,Gelug, 或Gelugpa) 的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這兩大傳承系統了。

達賴喇嘛這個制度的建立是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 (Sonam Gyatso 1543-1588) 才開始的。他被認定為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 (1357-1419) 的主要弟子根敦珠巴 (1391-1474) 的轉世而來,而根敦珠巴也因而被推認為是第一世達賴喇嘛。(第二世為根敦嘉措,1475-1542)。達賴的封號是蒙古王阿爾坦汗 (Altan Khan, 1507-1582) 給的,意為智慧浩瀚如海洋 (Ocean of Wisdom)。目前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Tenzin Gyatso, 7/6/1935-  ) 是第十四世。藏人視達賴喇嘛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班禪喇嘛(或稱班禪額爾德尼,Panchen Erdeni)則被藏人視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我們所知道的班禪喇嘛是第十世的確吉堅贊 (2/3/1938-1/28/1989)。十世班禪於中共建國後留在西藏。 1962年班禪喇嘛排除身邊人的勸阻發表了《七萬言書》,為藏人說話請命。但也成為毛澤東的眼中釘,而於文革間被以非人道的監禁折磨十幾年。 1989年十世班襌到日喀則的札布倫寺,主持五世至九世班禪的遺骨合葬靈塔的開光大典。他在當時也為藏人的文化與宗教沒受到尊重與保護而提出呼籲。隔天的他在神秘的情況下死亡,五十一歲不到。

西藏的活佛轉世制度不是沒有問題的,但大致上都能順利的運作,而產生下一代的宗教與政治領導人。在過去,西藏與蒙古及滿清有「供施關係」(上師與施主的關係),而傳統上西藏是不負責國防與外交的。政教合一制度雖然由來已久,但達賴這個系統的政教合一制度是第五世 (1617-1682) 才開始的。十八世紀末年,尼泊爾入侵西藏,西藏政府請滿清派兵支援,而清朝也從而開始介入達賴及班禪的選擇及認證過程,而有了「金瓶掣簽」(抽籤) 的選擇過程。話雖如此,只有十一世達賴喇嘛是經過「金瓶掣簽」認證的。其他都與北京無關,而由藏人做自己的選擇。

活佛轉世是藏人的一個宗教信仰。同所有的宗教信仰一樣,信者恆信,不信者視之為無稽的神話。但在宗教自由的原則下,你有信仰的自由,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在中共的極權統治下,它做了比其他共產政權都要來得絕的事:信不信由不得你,一切都由中共中央來決定。

班禪喇嘛去世後六年的1995年5月14日,流亡在外的達賴十四世依慣例宣布更登確吉尼瑪為十世班禪的轉世。消息宣布後,更登確吉尼瑪隨即被中共收押,而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政治犯。同年10月29日,中共宣布確吉𠎀布是十世班禪的轉世。但藏人還是相信達賴喇嘛選出的「藏班禪」,而不相信中共選出的「漢班禪」。

中共對達賴喇嘛的選擇之所以如此的反擊,原因在於達頼在藏人心目中及世界上的地位。達賴十四世於1959年逃離西藏到印度設立臨時政府。除了佛法的傳播外,他也致力於與不同宗教的對話,與科學界的工作平台—科學與宗教的溝通對話,及和平的工作。他已成為西方世界中佛教的代表人物,及藏人爭取自由民主的象徵。有鑒於此,中共自然視他為眼中釘,而今年(2016)81歲的達賴十四世也了解到,他去世後中共會對達賴十五世的產生動手腳並加以控制。

2011年,達賴十四世領導的西藏流亡政府首先從事政教分離,使達賴僅成為西藏佛教的精神領袖。 2011年8月8日,西藏流亡政府選出洛桑森格 (Lobsang Sangay, 1968- ) 為司政 (Sikyong, 相當於總理)。2011年9月24日,達賴十四世發表了有關轉世的公開聲明。達賴十四世說:「當我到了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的年齡時 (註:84歲),我會諮詢各宗派的大喇嘛,以及藏族民眾和相關事眾,檢討並決定是否延續達賴喇嘛的轉世」。

達賴的可能不轉世卻引來中共的跳腳。2015年3月,負責處理西藏事務的中共全國政協常委朱維群說:「達賴喇嘛的轉世也好,這個世系的廢存也好,決定權在於中國的中央政府」。西藏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說:「達頼的轉世是有嚴格的程序的,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制定,他的言論是對藏傳佛教的褻瀆」。

一個無神論的政權卻要干涉並控制轉世,這種現象自然成為國際媒體的笑話。追根究底中共是神話的最大製造者。別的神話如自由、民主、憲法、法治、和平,等不提,就以領土的神話來說,中共的神話及符咒就是「XX是中國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從目前他所占領的 (如西藏,新疆),到他企圖要占有的 (如尖閣群島,台灣,南海,及印度邊界,等等),中共是將此符咒唸唸有詞而要「信徒」信以為真。即使許多與歷史事實及現況不符合,沒有關係,只要有暴力的極權統治做基礎,不信也得信。寫《1984》的喬治‧歐威爾 (本名Eric A. Blair, 6/25/1903-1/21/1950) 於該 小說中就描述一個極權國家的口號是:「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無知就是力量」 (War is Peace. Fr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對以槍桿子出政權的中共來說,再荒唐無理的事也不怕你不信。因為槍桿子也可以用以支撐及製造神話,拉出「信徙」。 (系列完)

李堅

中東問題聯想之四 宗教改革或啟蒙運動 —— 看回教世界的問題

由於回教在世界的形象太壞,2006年4月一群位居要津的回教溫和派人世在舊金山與達賴喇嘛會面。他們了解佛教徒雖然在美國是極為少數但達賴喇嘛在西方是有很多的追隨者而名望也很高。他們希望達賴喇嘛能給他們一些建議,而也希望藉此會面來表示有回教徒希望能做一些改革。在回教可蘭經的People of the Book (ahl al-kitab) 裏,回教只承認四種信徒:回教徒,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及Sabians (當時居住於伊拉克南邊,屬基督教徒)。除了這四種人外,其他都是可誅可殺的異教徒 (infidel)。在這種背景下,這群回教徒與達賴喇嘛的會面尤具意義。

回教在世界上是有形像的問題。給人的印象是殘暴,不妥協,極為排他性,歧視女性,及社會落後。回教在穆罕默德 (Muhammad, 570-632 CE) 創教初始雖也受到迫害,但在麥地那 ( Medina ) 初成功時穆罕默德即樹立他在政治與宗教上的權威而建立城邦。從624 CE 開始穆罕默德就領軍攻城掠地,猶太部落及基督教群聚一個接著一個被攻下。穆罕默德死後回教繼續擴張,但創教初期也有三個繼承人 (Umar, 644 CE; Uthman, 656 CE; Ali, 661 CE) 遭到暗殺。繼承人的爭執也引起回教之分裂為遜尼派 (Sunnis) 與十葉派 (Shia)。回教的持續擴張至近東,北非及西班牙半島後引來歐洲天主教的緊張及不滿聖城耶路撒冷的被占領而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十字軍東征 (1095 CE – 1291 CE)。十字軍曾攻下耶路撒冷並進兵至大馬士革,也曾建立一些城邦小國而一些人也就因此定居近東及中東。有人將十字軍東征視為歐洲的首次對外拓殖。

回教擴張至今已成全世界第二大宗教,教徒16億人,占全球人口的23%。62%的回教徒在亞太及南亞地區。中東的回教人口三億多,占該地區人口比率的93%。

穆罕默德由猶太教及基督教學到很多東西,但他宣稱猶太教的Torah與基督教的福音都受到人的曲解而只有他的可蘭經才是神意。不識字的穆罕默德以記憶的方式誦出「神意」而由他的同修記錄下來而成可蘭經。由於這三個宗教都信一神教並奉亞伯拉罕 (Abraham, 約2000 BCE的人物) 為共祖,所以也稱為亞伯拉罕宗教 (Abrahamic religions)。也因是這個原因,在回教擴張時期也以收保護費 (稅收) 的方式允許基督教及猶太教的存在。這個複雜的關係叫保護 (dhimmah ),被保護人叫dhimmis。說來是將猶太人與基督教徒當成境內的二等屬民。十八世紀歐洲勢力入侵後這個保護制度漸漸解體。往後的這段時日不但歐洲與回教世界的關係日趨惡化,以色列建國前後也使猶太人與阿拉伯人 (及回教徒) 之間的關係急速惡化。西方世界與阿拉伯回教世界的對抗再加以色列的角色,使得火藥氣氛濃厚而暴力衝突一起再起。

既然同屬亞伯拉罕宗教,自然有人用基督教的模式來了解回教的問題。他們認為也許回教需要的是宗教改革。歐洲於6世紀到13 世紀度過了文化及經濟的衰退而被稱為黑暗時期 (Dark Ages)。進入15世紀後由於教廷的腐敗而引起了以馬丁路德 (1483-1546) 及喀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64) 為首的宗教改革。這個改革運動不只發生於歐洲本土,也燒到蘇格蘭及英格蘭。宗教改革引起了拖了百年 (1560-1715) 的宗教戰爭,其中以三十年戰爭 (1618-1648) 最為慘烈。因宗教戰爭死亡的人數僅次於兩次大戰的死亡人數。最後於1648年10月24日簽了Treaty of Westphalia而大致結束了歐洲的宗教戰爭。戰爭結束後荷蘭及許多日耳曼的城邦紛紛獨立,開啟了日後民族主義運動的先鋒。而在這段時間也有科學界及哲學界的進展,並為日後的資本主義及海外的拓展舖下道路。回教到底是比基督教年輕六百年的宗教,也許也會經過宗教改革。但有人認為目前的聖戰士 (jihadist),神學士 (Taliban),及基地組織 (Al Qaeda) 等的作為即是一種宗教改革運動。在這種看法下他們認為回教需要的不是宗教改革運動,而是啟蒙運動。

雖然占全球人口近四分之一,但回教世界於世界的科學界,文化界,藝術界及學術界可說交了白卷。DNA調查顯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與歐洲的猶太人(Ashkenazi Jews) 源於共同祖先,但在成就上卻有極大的差異。也就是說阿拉伯人的底子與猶太人相同但卻缺乏成就,原因該是文化的因素。有學者注意到阿拉伯人缺乏發問及挑戰權威的精神,不知由錯誤中學習,只會死背,歧視女人,缺乏知識上的好奇心。也許回教世界需要的是啟蒙運動來帶動現代化。但也有人指出回教徒不要啟蒙運動,他們不要西方世界的思考模式及文明觀念 (如人權、自由、民主)。因為啟蒙運動只會造成回教世界的崩潰。但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變數:由於高生育率及經濟的停滯,回教世界有很多無業的年輕人。而無業的年輕男人常是社會動亂的來源。

台灣有幸沒有宗教的問題,有的是意識型態之爭 – 要現代社會的台灣民族與要回歸封建社會的中華民族之爭。啟蒙運動有可能造成目前回教世界宗教政治體制的鬆散與瓦解,但我們知道它一定會造成中華民族體制在台灣與中國的崩潰。兩岸的中國人是視自由、民主、人權、開放等啟蒙運動的價值為毒蛇猛獸的。 (中東問題聯想系列完)

李堅

西藏起義五十五周年紀念 — 洛杉磯示威記實

1950年10 月,中共建國後的一年便派人民解放軍侵入西藏的昌都,企圖霸占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的西藏。1951年5月23 日強迫西藏政府簽訂所謂的「十七條協議」。所謂的十七條協議其實就是一國兩制。中共強調尊重西藏的文化與宗教自由,尊重班禪與達賴的體制。但我們現在知道這些都是謊言。簽訂十七條協議後西藏各處便有零星的抵抗而於1959年3月10日演變成全面的抗暴運動。達賴喇嘛與八萬名西藏人從此遠離家鄉而散居世界各地。3月10 日也就成為西藏人的228。每年的3月10日,全世界的西藏人都會紀念這個痛苦的日子。

西藏人的苦難本來是沒有多少人注意到的。但隨著西藏佛教的傳播及達賴喇嘛於198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西藏人的苦難與中共的殘暴。十七條協議的強迫簽署只是藏人痛苦的開始。文革期間大部分的西藏寺廟都受到全毀或半毀,僧人被強迫還俗。1978年的開放並沒帶給藏人生活上的改善。進入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藏人的抗暴此起彼落。最近幾年來,雖然達賴喇嘛極力勸阻,但自焚事件一再的發生。從2009年來,估計已有126 人自焚而死。

今年的3月10日是西藏起義五十五周年紀念日。約七十名藏人,一些中國的民運人士及一些台灣同鄉於下午四點至七點聚集在洛杉磯的中國領事館前向中共暴政做示威抗議。中國領事館門面深鎖。除了有一個固定的崗哨外,另外有兩個看起來是中國臨時請來的安全人員。洛杉磯警局則派有一輛巡邏車及一名警察停駐在旁。在人員聚集齊全及標語牌及布條都就位後我們開始呼口號。藏人都很高興有台灣同鄉的支援而也都知道當今的台灣當權者傾中。由於有台灣同鄉的支援,藏人也呼台灣獨立的口號。口號主要是:Long Live Dalai Lama, Human Rights in Tibet, China out of Tibet, Tibet for Tibetans, Independent for Taiwan。在口號呼了一陣子後,也由一群人走到對面中國領事館的人行道上來回遊行呼口號。在美國,人行道是人民的,是公家的,任何人都可於人行道上做示威抗議而不需申請。在大型的建築物外可能都有相當寬廣的人行道,而在這種人行道上你只要不超過地上標示的「產權線」(property line),則沒有人能夠管你。

在示威期間,南加州藏人協會的會長Tenzin Dorjee也分發了一份目前藏人司政 (Sikyong, 有人翻為總理) Dr. Lobsang Sangay對藏人起義55 周年紀念的聲明稿。Dr. Sangay回顧過去藏人追隨達賴喇嘛到印度的艱難路程,而許多人不是過世就是永遠不再見家鄉。Dr. Sangay強調對話以和平解決西藏問題。展望未來,Dr. Sangay強調自力救濟,培養下一代及重視教育,並且要維護傳統如傳統食物及服裝。在印藏邊界眺望,Dr. Sangay看到了西藏的高山與河流,Dr. Sangay認為這是一個藏人將可返藏的訊息。

在示威結束前,南加藏人協會會長Tenzin Dorjee也邀請了參與藏人活動多年的Ann Lau發表談話。Ann Lau來於香港,屬於一個叫做Visual Artists Guild的組織。該組織主張言論自由及藝術家自由表達的權利。其後Tenzin Dorjee也邀請台灣同鄉發表談話。這位台灣同鄉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了解西藏問題並同情藏人的處境,以後我們會加強與藏人社區的合作。其後Tenzin Dorjee做了一個總結。強調藏人會繼續奮鬥下去。最後西藏人合唱達賴喇嘛原本於1960年所寫的祈禱文 “Words of Truth”。祈求三寶加持,祈求觀世音菩薩保護雪山王國。場面相當感人而也令人覺得沉重。示威活動就於互道珍重再見中結束。

示威結束後一個台灣同鄉表示,藏人人少而財力也不好,但能有這麼多人參加委實可貴,而他們也顯得有精神。與藏人比起來台灣人有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而藏人的處境也是台灣人的一面借鏡。藏人已經亡國。流亡的藏人沒有辦法說回故鄉就回故鄉。故鄉已是豺狼當道。台灣人有幸還能自由來回而多多少少尚擁有我們自己的家園。如果不珍惜我們所有並力阻中國的進犯,難道要醉生夢死的等到有一天國破家亡的時刻嗎?

李堅

香格里拉。人間煉獄

與世隔絕又位處青康藏高原上,南邊有喜馬拉雅山的阻隔,西藏對外人來說一直是個神祕的所在。早在17 世紀就有極少數的歐洲人進入西藏傳教,其後也有人到西藏考察與英國通商的可能。進入19 世紀後大英帝國與沙俄都要爭取他們在中亞的影響力而動作頻頻,這促使西藏於1850年左右開始採取鎖國政策。大英帝國因而也於1865年開始用印度人冒充為商人或佛教修行者進入西藏做秘密的調查。進入20 世紀之後大英帝國與沙俄在中亞的地盤競爭漸趨白熱化。1904年,大英帝國的Colonel Francis Younghusband 率領一支遠征軍抵達拉薩,強迫簽訂通商協議。達賴13 世於遠征軍到達之前逃到蒙古,後於1908年到達北京。此事引起清朝首次宣稱他們對西藏的主權。大英帝國與沙俄於1906年同意中國對西藏有宗主國關係,而任何國家都不應侵佔西藏。

1908年清朝派趙爾豐進兵西藏去強迫漢化,也要控制達賴十三世。本要回拉薩的達賴十三世因此逃到印度。清朝倒台後達賴十三世回到拉薩,將駐紮大臣及所有的清朝軍隊趕離西藏,而西藏也於1912年至1951年間維持獨立的局面。

西藏雖然神秘,但當時許多外人也聽聞到西藏的一些陋習及殘忍的刑罰。不過這並沒阻止想要到西藏去的人。除卻大英帝國與沙俄的領土覬覦外,在西藏鎖國期間許多對西藏好奇的人各有各的來頭。有的是愛冒險犯難的探險家。有的是為淘金而來,因他們相信印度的黃金是由喜馬拉雅山流下去的。有的是西方的傳教士。而在這些以西方人為主的冒險家中有一個異數 — 日本的河口慧海 (2/26/1866-2/24/1945)。河口慧海是個和尚但他不滿日本佛教的墮落而決心到西藏去。他是第一個到尼泊爾及西藏的日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受創極大。除了城市及工業的破壞外,社會結構及文化也受到衝擊,而在文學上也產生了「失落的一代」 (海明威語) 這個名詞。在此同時他們也面臨了全球經濟大蕭條,西班牙內戰及即將來臨的二次大戰。1933年英國小說家 James Hilton (9/9/1900-12/20/1954) 出版了「失去的地平線」 (Lost Horizon) 一書。1937年拍成電影。書中描寫喜馬拉雅山上的一個人間仙境。那邊的住民享有愛、和平、長壽及有意義的生活。那個仙境叫香格里拉 (Shangri-La)。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這種人間仙境的說法有極大的吸引力,而許多人也認為香格里拉位於西藏。但事實是有人判斷香格里拉一語可能是香巴拉 (Shambhala ) 的誤傳。香巴拉是印度教與藏傳佛教的傳說,意指一處雪山圍繞起來的王國。該國充滿了和平、安詳與快樂,而居民也都有開悟。說起來是一個淨土。不管來源如何,香格里拉於三十年代享有盛名。1942年大衛營成為總統別館時,羅斯福總統將之命名為香格里拉。後來艾森豪總統將其改名為大衛營,因為他的父親及孫子都叫大衛。

雖然有人認為香格里拉是在西藏,但事實是目前的西藏是個人間煉獄。西藏被中共「解放」後文化及宗教遭到廣泛的破壞,更不用提政治迫害及經濟剝削了。西藏的悲慘境遇其實提供了香港與台灣一面清楚的鏡子。

中共建國後不久就出兵攻打已經獨立的西藏而於1951年強迫西藏簽訂「十七條協議」,可說是一國兩制的濫觴。十七條協議強調尊重西藏的文化, 宗教及和平。如果中共自己遵循十七條協議的內容則今天沒有所謂的西藏問題。事實是中共「解放」西藏後,藏人從1950年代開始至今抗暴不斷。香港「回歸祖國」後至今,問題也不斷的產生。這說明了「一國兩制」的問題本質在於中共這個極權政體。一個極權政體是只能有一制而無兩制的。一個極權政體也只有存在 (如目前的中共) 或倒台的 (如以前的蘇聯)。沒有中間地帶。

一個在紐約開餐館的義大利天主教徒在其餐館裏懸掛了達賴喇嘛的肖像。被詢及原因時他說他受到達賴喇嘛在一場於中央公園演講的感動。達賴喇嘛說他由中國人中學到了許多。藏人被中共迫害如此而達賴喇嘛卻以中國為師,這與耶穌所說的「愛你的敵人」之說不謨而合,也難怪西方人對達賴喇嘛尊敬有加。達賴喇嘛是個宗教家,但台灣民族的獨立運動是個政治社會運動,固然也有文化運動的成分,但不是一個宗教運動。我們也不是宗教家。如果說有宗教成分在內的話,我們只能說我們要阻止中共政權的繼續造惡業。對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徒來說,一個修菩薩戒的人不應極力阻止他的惡行嗎。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