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與台灣之三 台灣解嚴以來的轉型正義 —–李登輝時代,陳水扁時代,民間力量

台灣到底有沒有推動與實現轉型正義?更確切的說,在李登輝與陳水扁主政時期,台灣政府有沒有推動轉型正義?有沒有對228事件及隨後的白色恐怖受害者及家屬給予補償,申訴,及平反的管道?有沒有行事立法以保證迫害人權的事件不再發生?
解嚴前後民間要求公布228事件真相及訂228為和平紀念日的呼聲不斷提升。而嘉義市也首先於1989年建立全台灣第一座228紀念碑。1995年,李登輝代表政府向所有的228事件受害家屬表達公開道歉,並公布「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也訂每年的2月28日為和平紀念日。 1995年10月21日,行政院成立的「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開始運作。李登輝也於四處廣建紀念碑。1998年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不當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兩個基金會審核通過的補償案件:二二八事件(1947-1948)有2152名。白色恐怖(1949-1986)共6022名。(吳乃德:「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 2006)
李登輝代表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向228事件家屬道歉,說來頗為諷剌。這有如要一個猶太人向納粹所做的暴行道歉一般。但這多少顯示了台灣轉型正義的根本問題:國民黨從來沒有為它所做過的暴行做過任何道歉。
雖然被審核通過的受害人共8174名,但實際的受害人數遠高於此。2005年7月31日,國防部完成「清查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專案,向當時的陳水扁總統提出報告。報告中,共清查出監獄名冊人數27350人。扣除重複的,最後計算出16132位左右的政治受難者。(台灣轉型正義與人權博物館。黃玟瑄, 邱榮舉,2014)
陳水扁於當台北市長期間(1994-1998)將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並於公園內設置紀念館與紀念碑。陳水扁總統任內也通過景美人權文化園區與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設立。而國家人權博物館則仍在籌備中。
李登輝與陳水扁任內,台灣的人權是逐漸的有改善。對受難者家屬的賠償是多少做到了。在紀念碑,紀念館的廣為建立及紀念日的訂定上也是應該受到肯定的。但台灣轉型正義所缺乏的是將過去迫害人權的人員送交司法審判,對舊體制及情治單位的改革,及設立一個和解的機構以使社會能達成和解與穩定。沒有這些作為,則難保人權的迫害事件不會再發生,而人民也沒法對新體制產生公信力。
2015年10月16日,以吳乃徳為首的「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發表了《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一書。但這個真相與和解促進委員會到底只是一個民間團體,沒法舉辦公聽與傳訊。自然無法與一個政府機關設立的委員會相比。
轉型正義在台灣也不是綠營的專利。過去以一個所謂的自由派學者身分招搖撞騙的江宜樺,也於2007年發表了「台灣的轉型正義及其省思」一文,道貌岸然。即連馬英九也於2009年完成了聯合國於1992 , 1993年通過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簡稱「兩公約」的立法程序,宣稱要「人權治國」。江宜樺的表現如何,馬英九骨子裏在幹什麼勾當,我們在此不用贅述。
國民黨集團的人不做自我反省而要談轉型正義,徒然令其惡行欲蓋彌彰。而其統治階層如江宜樺及馬英九之談轉型正義及人權,則有如老鴇之大談貞節一般,令人作嘔。國民黨在來台後固然有所改變,但它所有的改變也都是在外力一再施壓下而不得不做的。國民黨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改變的。也因為如此,轉型正義的推動有賴綠營及新政府來推行。但如前所述,在國民黨的李登輝時代及民進黨的陳水扁主政時代,轉型正義固然有所推動與進行,但在廣度與深度上都是不及格的。台灣的轉型正義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台灣,長期在推動轉型正義的吳乃德表示,民進黨對轉型正義的冷漠,部分原因來自於社會大眾的冷漠。吳乃德也表示若陳水扁真有心追求轉型正義,不用等民進黨在立法院佔多數。陳水扁之於2004年立委競選期間提出,立院過半則要調查過去懸而未決的政治謀殺案件。這種作法,吳乃德表示,徒然將具有高度道德色彩的轉型正義,眨低為權力鬥爭的工具。
2006年3月6日,陳水扁的親信與家人陸續被控涉入弊案。以吳乃德,范雲,吳叡人等15人發起,65人連署(族繁不及備載),發表了「715聲明」,呼籲陳水扁應慎重考慮辭職。但我們今天知道,陳水扁所被指控的罪名大都被判無罪,而有罪的判決爭議也很大。2015年1月5日,在陳水扁假釋當天,妖西在一篇名為「難怪台灣不會有轉型正義」的文章中寫道:「當年連署715聲明的這些學者,社會工作者,後來有幾個有出來『平反』一下阿扁或承認自己當時犯下一些錯誤?這名單不乏倡議轉型正義的前輩,….如果自己犯錯認錯都辦不到,要拿什麼去叫國民黨對犯下的錯誤認錯呢?跟著國民黨吐人口水總是容易的,承認自己的錯誤總是困難的。民族性如此,難怪台灣不會有轉型正義」。也沒有錯,到頭來,轉型正義更應由文化的轉型開始。

李堅

民族主義的省思之五 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 —- 當你沒有一個國家可愛時

民族主義這個思想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其正面與負面的效果都是很可觀的。正面而言,這個思想促成了許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負面而言則是許多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及一些新仇舊恨的族群/民族/種族對立皆因民族主義的感情及思維而來。
若我們看一些哲學家及學者對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的評論,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評論都是負面的。從法國的啟蒙大師伏爾泰 (Voltaire, 11/21/1694 – 5/30/1778) 之諷刺一般的集體主義 ( 不只是民族主義 ) 之合理化集體屠殺,到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2/22/1788 – 9/21/1860) 的嘲笑民族主義者的愚蠢。愛爾蘭的文學巨匠 Oscar Wilde (10/16/1854 – 11/30/1900) 之說愛國主義為惡德到愛因斯坦說他反對一切民族主義。一切都顯示民族主義的負面形像。無可否認的是戰爭是這些人反對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主因。但為甚麼民族主義仍方興未艾呢?

歷史的發展顯示歐洲民族國家的建立促使許多新建立的國家走上現代化之路。他們擺脫了傳統封建主義的束縛而得以建立一個現代體制的國家。在一個封建政體裏,人民只是屬民,沒有權力但有繳稅的義務。在一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裏,公民的概念出現了。人民與政府是一個合約的關係,有義務,但也有權力。人民有歸屬感,參與感,也有授權 ( empowerment ) 感。這自然會因而產生愛國主義。

在二次大戰中領導法國流亡政府對抗納粹的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 11/22/1890 – 11/9/1970) 可說是戰後初期的傳奇人物。法國雖然敗於納粹德國,但在他的領導下,他堅持法國仍是一個強權。而也因為他而使法國能於戰後成立的聯合國中取得常務安全理事的席位。戴高樂於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而於1959到1969年間當法國的總統。有關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區別,戴高樂說「當你以自己的人民做為優先考慮時這是愛國;當你以仇恨他國人民做為優先考慮時,這是民族主義」。(Patriotism is when love of your own people comes first; nationalism, when hate for other people other than your own comes first.) 戴高樂的說法很符合一般人之區別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一般而言愛國主義是基於感情,但民族主義則是基於對立與對抗。

戴高樂的說法固然大致正確而也有許多人同意他的看法。但他的說法大致只能應用於一個有自己國家的民族。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國家的。台灣民族就是一個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

巴勒斯坦人可能是最有名的無國民族。但若以人口來看,庫德族 (Kurds) 則是一個最大的無國民族。庫德族分布於西亞,主要散居於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與土耳其。其語言與波斯語有關,宗教則以回教為主。庫德族人口約三千萬人,於西亞的人口總數僅次於阿拉伯人,波斯(伊朗)人 與土耳其人,但卻沒有自己的國家。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美國訂立了禁飛區 (no-fly zone)。這使北伊拉克的庫德斯坦 (Kurdistan) 成為一個高度自治的半國家。目前的伊拉克仍然問題重重但北邊的庫德斯坦則因石油,無戰爭及教派血鬥而一片繁榮,治安也相當平和。庫德斯坦土地四萬平方公里 (比台灣稍大),人口約六百萬人。

台灣人雖然善於經商營利,走遍全球而無役 (商業) 不與,散佈的比庫德族還廣,但台灣人卻是第二大的無國民族。庫德斯坦將於今年 (2014) 年底進行公民投票決定獨立問題。庫德斯坦若獨立,則台灣人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無國民族。擅於鑽錢營利的台灣人也持了(或買了) 許多國家的護照,但真正認同而同化於居住國的又有幾人。若說我們是有自己的國家也無不可,但「中華民國」又有誰承認呢?

2011年10月9 日當時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喊出「中華民國是台灣」及「台灣共識」後,引起許多人的反對。但我們若回顧2005年8月2日,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接受美國的福爾摩莎基金會 (Formosa Foundation) 訪問時表達了他對中華民國四階段論的看法:中華民國在大陸 (1912-1949),中華民國到台灣 (1949),中華民國在台灣 (李登輝執政時期 1988-2000),中華民國是台灣 (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官方網站皆用中華民國(台灣)之名。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上任後中文的「台灣」遭剔除但英文的 Taiwan 則留著。阿扁雖然曾明言主張台獨,但與蔡英文一樣都是體制內運作的人。其看法有其法理基礎,不能苛責。但有人(如李天福) 指出中華民國目前雖然控制台灣,但並不代表中華民國擁有台灣的主權。

1945年吳濁流 (本名吳建田,6/2/1900-10/7/1976) 以日文發表了「亞細亞的孤兒」一書。以一個留日的台灣知識青年胡太明之受挫於台灣鄉親的嘲諷及赴中國後所受的排擠,最後發瘋而以悲劇收場。亞細亞的孤兒描述了那一代台灣人的心境。多少有吳濁流半自傳的味道。但今天的台灣人雖然仍是孤但已不是兒了。台灣雖然處於國際孤立的狀況,但台灣社會已漸趨成熟而「轉大人」了。一個成熟的民族自然會要求有一個強力的國家架構來保護該民族的權益。逐漸成長茁壯的台灣民族也因而會推動一波又一波日益強大的民族國家建國運動。當台灣人的台灣意識不清時,自然會如國際孤兒般的被強迫「認養」。但當台灣民族意識漸趨覺醒時,我們要的是一個自己的國家,可以保護我們,可以被我們愛。在一個程度上台灣民族意識的成長都是因外在的壓力而產生的。我們不是要往外侵略,而是要抵禦外侮。在這個了解下我們可說戴高樂的說法只對了一半。

(民族主義系列完)

李堅

一百個星期五 — 百般無奈或百折不饒

阿扁執政八年間藍營的抗爭不斷。種種指控,法律動作及紅衫軍的冒進是阿扁下台前的台灣政治面相。在阿扁下台前藍營所控制的司法便動作頻頻。首先是於阿扁下台後便限制其出境。接著羅織罪名,刪減「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未審先判,未判先關,做偽證,換法官,馬政權公然介入司法,最後以貪汙的罪名重判阿扁。不只阿扁,許多綠營執政時期的官員及幕僚人員也都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司法迫害。國民黨的目的在於置綠營於死地。綠營不但失去了2008年的大選,且在國民黨的一路追殺之下可說奄奄一息。

思索對策

海外的台灣人自然也受到台灣政治情勢演變的影響,尤其在阿扁入獄後, 海外情勢低迷。但許多人心有未甘,覺得這一切都是政治迫害。在那一段時日「建國促進會」的成員每周聚會商討對策。一些阿扁的支持者如Jenny與Tony 及Friends of Taiwan 的主席Ted R. Anderson也參與研商。大家認為需要採取行動,不能只抱怨嘆息。在那個背景下大家做出了示威的決議, 並成立了救扁聯盟。

成軍

示威決議之後,救扁聯盟的人開始分工合作。Jenny在她的網站台灣e新聞做文宣及公共聯繫。救扁聯盟也通知各報社召開記者會宣布示威的消息。參與反對運動多年的吳明勇也趕製遊行示威要用的招牌。救扁聯盟的主要成員塗先生,Jenny與Tony也開始招兵上陣。有人,如已退休的賴醫師是看了阿扁的著作後替阿扁打抱不平來參加的。也有人如Julie與John及劉先生劉太太是由網路上得知而來參加的。Julie認為台灣人不該對扁案冷漠,不公不義的事該揭開。也有許多人礙於上班時間及事業而無法定期參加示威。但總的來說一群南加州的救扁軍已儼然成行。

行軍

救扁聯盟召開記者會的第二周,在2012年的4月20日進行了在洛杉磯台北經文處前的第一次示威。示威後救扁聯盟的人員決議要每個禮拜的星期五都要示威,直到阿扁被釋放為止。從那時起救扁聯盟的成員於每個星期五的早上11點到12點半都於洛杉磯的台北經文處的大樓前進行示威遊行,要求釋放阿扁,也散發傳單控訴國民黨的暴行及阿扁的受難情況。在這兩年來的一百場示威中,除了台灣的蔡丁貴及郭長豐、陳昭姿來訪時人數較多外,每周的示威大都有二、三十人的參與。
示威到阿扁釋放為止

年長的詹先生看阿扁有如他的兄弟。他說阿扁是台灣人的領袖,頭人,而國民黨如此蹧蹋台灣人的領袖,這種事情該讓世界知道。塗先生說他實在是看不過去,扁案有鬼,沒有正當程序 (due process),該入監的是馬, 不是扁。Tony認為一個把薪水捐出一半並把三、四十億總統的私房錢如「奉天」專案,「 當陽」專案繳回國庫的人會貪污,邏輯上是不通的。吳先生說法院是國民黨開的。1949年時若無台灣則被打敗的國民黨要何處去。中國人無情無義,沒有看過這麼低賤的民族的。Esther則說扁案是國民黨精心計算用以打擊台灣人,是百分之一百的政治迫害。阿扁被迫害、扭曲、孤立及出賣,真令人對民進黨恨鐵不成鋼。論及扁案,John對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氣,因為民進黨的沉默代表了他們對扁案的默認。每役必與的游先生則認為打死他都不相信馬英九的特別費案與扁案都由蔡守訓審理是抽籤的結果。游先生說每周遊行去對抗不義是有意義的,是快樂的。Esther強調阿扁執政八年是台灣最光輝燦爛的八年。阿扁的罪過在主張一邊一國,擋了國民黨八年的財路。是個虔誠基督徒的鍾太太說阿扁是確確實實百分之百為台灣。她示威時覺得”我的主處處在”。她祈禱主的引導,碰到國民黨的惡靈台灣人該覺悟。鍾太太說時的表情令人聯想到基督教的歌 ”Truth is Marching On” 中的 “Glory, glory, Hallelujah; Glory, glory, Hallelujah….Truth is Marching On.”

不是失敗主義

美國的救扁聯盟不用說都是一群對阿扁很忠心的朋友。Jenny說她對阿扁有信心,相信阿扁有一天會被平反。詹先生也認為阿扁以後會翻身。塗先生表示透過大家的繼續努力,這事件也已引起美國國會一些國會議員的關注。目前擔任台灣文化人權協會會長的王泰和表示人權工作是慢慢來的工作,成績將會有如涓滴細水而慢慢的形成大河。Esther則勸阿扁英雄比氣長,要勇敢的活下去,終有平反的一天。而事實上過去兩年來已有一些美國政要訪問台灣關切扁案並為文支持。也有美國的醫療小組探視陳水扁。值得一提的是曾做過12年國際特赦協會會長,目前擔任Human Rights Action Center的執行長的Jack Healey (傑克希利) 除了於去年派兩人到台灣了解扁案外,Jack Healey也發表了許多文章呼籲釋放陳水扁。這些文章包括An open letter to Taiwan President Ma Ying-jeou (7/20/2012); A letter to Congress Human Rights Mission Co-chairs Wolf and McGovern (4/25/2012); The shutdown in Taiwan: Ma Ying-jeou’s peculiar obsession (10/2/2013); Chen and Ma: Belated birthday or aborted democracy (10/18/2013); Fourteen for 2014: A human rights wish list (12/10/2013); Abusing power: Is Ma’s Taiwan the unbeautiful island? (10/20/2013); Spring in the horse year: Free Chen Shui-bian (2/18/2014); Taiwan’s Straits: Democracy at a Crossroads (04/03/2014). 當然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Jack Healey的說詞或論述。有一個人每次在Jack Healey的文章刊登後必為文去批評Jack Healey的論述缺乏事實根據。這個人的名字叫Abigail Chu, 但她從來不說她是在休斯頓/紐約的台北經文處上班的資深官員。
Jack Healey於最近也在南加州與救扁聯盟的部分人員有個深入的對談。Esther說她學到的就是要有贏的心態 (winning mentality)。在與Jack Healey會面後,救扁聯盟的成員也有所決定。除了繼續周五示威外,他們也開始計畫下一波的行動。對救扁來說,這群人是不罷不休。

扁案的主軸

扁案表面看起來是個法律案件,但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這是一個政治案件。扁案凸顯了台灣社會中的三個主軸。第一個主軸是民族問題,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統獨問題。陳水扁代表獨派選上了總統,是台灣民族獨立建國的第一大部,這自然引來殖民的「中華民族」主義者的反撲。扁案的第二個主軸是文化上的衝突。陳水扁的選上代表了台灣現代文化的前進而也因而觸犯了封建文化體系的國民黨。國民黨的黨國文化是個不折不扣的封建體系,著重特權及裙帶關係。蔡守訓之流會引用一千年前的宋公使錢之說為馬英九脫罪也不是個偶然。扁案的第三個主軸是台灣社會的階級問題。陳水扁出身窮苦,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的成為律師,台北市長及台灣的總統。這在美國是大家都會欽佩並鼓勵的。陳水扁任內也做了許多改革及措施,改善農民及中低下人民的生活。但對一些大財團及靠特權的國民黨黨國人員來說,這是他們不能忍受的。扁案的判決書洋洋灑灑,但說起來只是一個死結綁上另一個死結的大死結而已。要解套也只有如大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般的揮智慧劍斬斷亂麻而已。一個封建而靠特權為運作基礎的「中華民族」是不可理喻的。

Ecce Homo

台灣文化人權協會的會長王泰和及救扁聯盟的召集人李賢群都曾於台美人的論壇,夏令會及一些聚會中說明扁案的真相。對於救扁聯盟這群人,王泰和形容為他一生做人權運動中最有正義感、最勇敢、最堅持及最可愛的人。在台灣輿論皆曰扁可殺,而民進黨卻不知保護自己同志的時候,有這群人能挺身而出為扁申冤確實要有正義感。而要於每周五調配工作時間到台北經文處示威也需要堅持。這令人想起Ecce homo ( 拉丁文,英文為behold the man, 意為「瞧這個人」 ) 這個典故。典故源於羅馬的區長/法官Pontius Pilate將耶穌判處死刑後,他將披荊棘,被綑綁的耶穌於被釘上十字架前向群眾做展示而說:「瞧這個人!」。對救扁聯盟的人來說,阿扁是為台灣背十字架的殉道者。而事實上阿扁也於2009年出版有「台灣的十字架」一書。但阿扁不是一個宗教家,也不會是台灣的耶穌。不過阿扁的受難是真的,扁案情節也充滿了許多荒謬及可笑的地方。當我們在「瞧這個人」或不肖一顧時,無妨自問自己我們對扁案知多少。我們對一個正常運作的民主國家的司法體制了解多少,而台灣的司法水準又如何。我們對台灣的根本問題所在知多少。我們對國民黨及共產黨的運作又了解多少。最後我們可能會說,瞧我們自己。總的來說,我們要得勝的話,不但要知己,也要知彼。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