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與歷史之三 「五千年的歷史,七千年的文化」 ——一無所有才要靠吃祖宗

我們知道現代人類 (Homo sapiens) 的產生是在十萬年到二十萬年之前的事。但人類的文明呢?我們可以簡單先說的是,有人類的活動遺跡並不就代表一個文明的存在。中國人愛誇口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七千年的文化」,那這句說辭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若要說人類活動遺跡的話,除了用火之外,最早的可能就是洞穴的繪畫了。洞穴的繪畫在四萬年前的歐洲,澳洲,及印尼都已存在。西班牙的El Castillo洞穴繪畫是四萬八千年前的傑作,印尼Sulawesi島上的Maros洞穴繪畫有四萬年之久,法國Chauret洞穴的繪畫是第一個用形象繪畫的,也有三萬兩千年之久。

若以生產方式的角度來看,農業的產生及畜牧是很重要的事。因為有農業,人類才可以定居生活。目前學者同意,人類農業最早產生的地點是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mia) 的兩河流域 (今之伊拉克),那是8500年前的事。有定居生活及生產力的提升也才可能形成城市。人類最早的城市也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包括Eridu, Uruk, 及 Ur,都約在7000年前左右。Uruk人口最高時曾經達到五萬到八萬人。印度河流域 (今巴基斯坦) 的Mohenjo-daro在4700年前的人口也有五萬之譜。

文字的產生常與文明的歷史聯在一起,因為有了紀事的方式。學者還將書寫的方式分為真正的文字 (true writing) 與原始文字 (proto-writing)。一般學者同意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 Sumerian) 可能是最早使用文字的。蘇美人所使用的楔形文字 (Cuneiform script) 於5200年之前就已存在。埃及也於同時出現了文字的紀錄。也有學者認為埃及的文字可能於5400年前就已存在。古印度的印度河流域 (Indus Valley) 文明也於5200年前出現了文字的紀錄。中國殷商的甲骨文則測定為3600年前。 1952年,中國於陜西發現了六、七千年前的半坡遺址。 1999年在河南挖掘到了7000到9000年前的賈湖遺址。半坡人有些符號的紀錄,賈湖也有一些賈湖契刻符號。但這些符號不被一般學者認為是真正的文字。

沒有人會否認中國不是一個古文明,而你若考慮到測定為4900年前到6700百年前的紅山遺址的話,那這個文明看起來是更古老了。但英國的巨石陣 (Stonehenge) 是四、五千年前所建造的。蘇格蘭的巨石排列,尤其是在Orkney島嶼上,也有5000年之久,而且展現了一些使用上的功能。而台灣八仙洞的長濱文化也是距今約5500年到3萬年前的事。顯然的,學者不將人類的存在與遺址做為界定文明的標準。界定文明的因素很多,而也因學者而異。但一般而言,社會結構的複雜化及分工合作,統治階層的產生,生產技術的改進,書寫方式的運用等等,都是界定文明的因素。而這些,若沒有文字的紀錄,後人是難以知道的。若以文字的存在來計算文明的話,中國的歷史是在3300年到3700年之間。而商朝 (1600bce-1046bce) 不只有甲骨文,也是個較有文物的時代。之前的三皇五帝及夏朝都只是個神話或傳說而已。大禹治水的大禹,依《古史辯》的作者顧頡剛 (5/8/1893-12/25/1980) 指出,不是人,是個神格化的蟲,以蟲為圖騰的部落。傳說中大禹是鯀的兒子。鯀為一條大魚,死後三年身體不爛,由精魂孕育出大禹。

由於黃帝被「中華民族」推為共主,而黃帝的存在被推測是4400年前的事。黃帝那時代也被視為是個盛世。舉凡倉頡造字,嫘祖養蠶造絲,曆法,五倫,五刑及中央政府的結構都於那時成形。可就是,那麼一個輝煌騰達的盛世,竟然沒有留下任何證據,教人如何置信。

在這種中華文化悠久歷史的敘述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一個特色:那就是中華文化是一脈傳承下來的。這種看法是標準的大一統思想,而與事實是不符合的。許多學者,包括歷史學者及考古人類學者都已指出,中國境內的文化是由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而獨立發展出來的。而這也印證了顧頡剛打破民族出於一元的觀念,及打破地域一統的觀點。顧頡剛的其他兩個觀點是打破古史人化的觀念,及打破古代為黃金時代的觀念。

中國人「五千年的歷史,七千年的文化」這個符咒之不斷的”雜雜唸”,用意不外是要取得別人對他的尊敬,而多少也意味別人要有耐心。 1991年尼克森認為中國於20年後會成為民主國家。尼克森要西方人對中國要有耐心,因為文明古國的中國是以百年為單位計算的,不若西方之以十年為計 (John Ross: 《You don’t know China》)。1991年時尼克森認為20年很久,20年後中國屆時應成為一個民主國家。但看來他的推論計算可能是兩百年還差不多。尤其是如果中國堅持這種「文明古國」的想法,而不予境內民族自決自治權的話,中國的自由民主還有相當遙遠的路要走。

那種充滿神話的古中國歷史是否能被認證是大有疑問的。但即使中國有悠久而美麗的歷史與文化,人們要問的是:你們目前有什麼成就能使你們引以為榮。目前一無所有或”錦囊羞澀”的人都是喜歡靠吃祖先或賣弄祖先的偉大的。但也應該小心而避免把不是人的怪獸都當成先祖來加以炫耀。歐美人士是不愛誇口他們的古文明及悠久歷史的。這也難怪,因為他們目前有傲人的成就,要拉祖先幹嘛。當中國人有一天能建立自由民主而安定的國家 (單數或複數) 時,相信那時就不會有人再去唸那個煩人的符咒了。

李堅

中華文化的說文解字──數典忘祖

國共兩黨用以批鬥台灣獨立的武器之一是「台獨是數典忘祖」。這種說法固有其漢文化的背景,但其手法不過是個統戰的伎倆罷了。可笑的是有些綠營人士也依此邏輯去論述為什麼台獨不是數典忘祖,而更有人遠赴中國去參拜他們的祖籍地,以示慎終追遠,不忘本。

祭拜祖先是一種很普遍的文化,不只漢文化與非洲文化,許多歐洲文化也有祭拜祖先的文化遺留。我們也知道台灣的原住民有祖靈之說。在所有文化中只不過漢文化將祭祖文化發揮到淋漓盡致。不但有祖宗牌位的設立,祖譜的編撰,定期的膜拜及特殊的命名法。這也使得一般人將祭拜祖先等同於漢文化。底下我們就來看祖先牌位與祖譜的意義。

祭祖對一個文化的功能來說,不外是祈求該族群的生存與壯大。壯丁的多少是農業社會的生產要素,而這也多少說明了祭祖對農業社會的重要性。據一些學者的研究,祖宗牌位的來源始於陽物崇拜,也就是一種對fertility deity(繁殖之神)的祭拜,希望能多子多孫。這種繁殖之神在各種文化都有,不計其數。男相女相都有,而女相居多。再說祖譜吧,大部份的祖譜不但不正確,而也常造假。祖譜中是沒有女性的,那就已經錯了一半了。而編寫祖譜的人也常「去蕪存菁」。姓李的人都變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代,而姓曹的不會說他們是曹操的後代。

對祭拜祖先的人來說,你可知道你們祭拜的祖先是誰?就人類的經驗法則來說,大部分人知道養育他們的父母,也大多知道祖父母,但知道曾祖父母的人就不多了。對曾祖父母之前的人就大概都不知道了,頂多是有些傳說而已。很多人誤以為他們的祖先(比方說20代前在中原地區)是兩個,而紛紛的繁殖到他們如今的大家族。這種說法在生物學上及社會學上的一般思考模式下,只對了一半。讓我們來逆向思考一下。

每個人都有一父一母,有兩個祖父,兩個祖母,四個曾祖父,四個曾祖母……,依此類推。也就是說你的祖先數目是2的次方數計算的,是一個geometric progression。當你算到你的前十代時,數目就已達到一千多個人,當你算到前廿代時,你的祖先數目就已達到一百萬人,當你算到前三十代時,你的祖先數目就超過十億人。在這種想法下,你的祖先是誰呢?

了解了你的祖先的龐大數目你就能了解純種是一個可笑的觀念。在東方社會裡因為面像差異不大,「炎黃子孫」之邪說便甚囂塵上。但在美國這個多種族的社會裡,祖先及種族的觀念也都受到了考驗。以美國黑人而言,黑人的定義其實是社會定義而非生物定義。三十多年前路易斯安那州通過議案,若一個人的黑人血液少於32分之一的話,則他可以被當白人,也就是說,若這個人只有一個曾曾祖父母是黑人的話,則他已「漂白」的可以稱白人了。我們就以美國的開國元勳傑佛遜(1801-1809)來說吧,他本人擁有許多黑奴,而當時的南方Federalist Party就謠傳傑佛遜與他的一個女奴Sally Hemings(傑佛遜太太的同父異母姊妹)生有一些子女。1998年科學家用DNA去印證了這個事實。而如今這些奴隸的後代看起來也與一般白人沒有兩樣。而就美國黑人來說,現代的DNA說明了他們百分之十三的血統源於歐洲。要稱美國黑人為非裔美人也只對了一部分。

現代的考古學者說明了人類的祖先是由非洲開始,而遠赴世界各地的。一些新的發現還不斷的在出土中。要說追遠,這些科學家可說是最追遠的。與其向以前那個小部落的酋長燒香膜拜而奉之為黃帝,這些「炎黃子孫」們也該學學這些科學家的追遠,也才不致於「數典忘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