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俄國革命之四 史達林的恐怖統治 —-集體農場,五年計畫,勞改,下放,與屠殺

布爾雪維克當初奪權還有個「理論基礎」:歐洲各國也都會發動社會主義革命,會共同推翻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而這些國家會與俄國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與社會。但事實是,一次大戰後的歐洲並沒發生社會主義革命。史達林下的蘇聯也因而開始推動所謂的「一國社會主義」(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史達林(原名Iosif Vissarionovich Djugashvili, 12/18/1878-3/5/1953)是高加索區的喬治亞人。母親原意送他去讀神學,但他不是個讀書,更非當教士的料子,也不是個理論家。史達林擅長的是組織的運作與權謀算計。他也是個很能硬碰硬的人。當1905年的革命失敗後,許多社會主義份子都流亡國外,但他留在沙俄做組織工作,並從事搶劫以資助布爾雪維克的經費。用不當手段取財也是俄國社會主義份子於1907年在斯德哥爾摩的大會上,除了許多不同主張外,孟什維克強烈批評列寧的原因之一。

列寧死後史達林掌握大權。史達林上台後便開始將列寧過去身邊的要員一一剷除掉,以避免造成對他權位的挑戰。流亡在墨西哥的托洛斯基(Trotsky,原名Lev Davidovich Bronshtein, 11/7/1879-8/21/1940)也遭到他的人員用冰鑚刺死。

從1928年開始,史達林開始推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1933-1937)同第一個五年計劃一樣都算成功。蘇聯的工業大有成長,而也漸漸擺脫了一個落後農會社會的經濟形勢。但1938年開始推動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卻是一個失敗。

在五年計劃下,蘇聯強制推動農業集體化而引起農民強烈的反抗。許多農民都被指控為是反對蘇維埃的富農(kulaks)而遭到處決。有多少農民遭到處決,資料不是很清楚。但一個資料顯示在1937-1938年間,就有386,798人遭到處決(Kulak Operation)。

農業集體化的目的在求取農業生產力的提升,也方便了國家機器的操控與運作。為了加速工業化,史達林用搜刮糧食賣到歐洲的方式來賺取購買工業設備所需的外匯。但這種強制搜刮的徵糧卻引起人為的飢荒。在1932-1933年間,被稱為歐洲穀倉的烏克蘭卻因饑荒而造成人民的大量死亡(Holodomor,用飢餓來處決)。在烏克蘭一區有多少人因飢荒而死不是很清楚,但一般的估計是在250萬到750萬人之間。

也不只農民遭處死。蘇聯境內的少數民族也都遭受到懷疑而被處決或流放。波蘭人、德國人、韓國人、塔塔人(Tartar)、車程人、及一些在經濟大恐慌時移居蘇聯的美國人、等等也都遭到處死。其中遭處決的幾乎占一半是波蘭人。

除了處決與流放外,大量的人口也都被送去勞改營(Gulag,古拉格)做無贘的奴工。官方的資料是,於1929年到1953年間,有140萬人被送到古拉格,七、八百萬人遭流放。

農民、少數民族、及異議份子之遭處決,大量人員被勞改、流放,及廣大人民因饑荒而死,外在世界了解不多,而蘇聯當局也有意隱瞞。但史達林要公諸於世並昭揭於國人的是1936年到1938年間,一系列聳人聽聞的樣板審判。在這一系列的樣板審判中,史達林不但剷除了當年布爾雪維克的創黨元老與立國英雄,也去除了一切有可能反對他的人,甚至對他一點威脅也沒有的人(如布哈林)。有學者將這種恐怖統治歸因於集體農場及五年計劃失敗所造成的巨大社會傷害下,有人可能因而能成為能夠反對他統治的領導人,史達林因而先下手為強。不管理由如何,史達林的統治造成了眾多人員的死亡與流放。一般的估計是兩千萬人員的死亡(1924-1953)。相較之下,之前的內戰中估計的平均死亡人數是900萬人(1917-1922)。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死亡人數的估計則在1700萬到2950萬之間。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死亡人數的估計約2660萬人。

有人將史達林的恐怖統治歸因於他的變態人格特質,一個強烈自卑感的作祟。史達林因兒時天花帶有疤痕,手腳又有點畸形,人也長得短小(估計163公分)。而非讀書料子的他在以知識分子為主的布爾雪維克中格格不入。這種說法或許能夠解釋這種殘暴的統治,但永遠無法彌補他所造成的傷害。多少源於如此,史達林死後上台的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 4/15/1894-9/11/1971)於1956年的黨內會議中批判史達林而開始推動去史達林化。

但史達林的統治也有他建設的一面。在他統治的近30年內,蘇聯的工業與科學突飛猛進。由原來的一個農業社會進入一個重工業的社會。二次大戰結束後,蘇聯成為一個與美國對抗的超級強權,也是第二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也控制了東歐。

也因史達林將蘇聯打造成超級強權,當今的俄國也在普亭的推動下開始「平反」史達林。說他是個很有能力的行政人員,只不過有點「做過了頭」。當今大部分的俄國人都懷念蘇聯時期的日子,而也有將近一半的人對史達林印象良好。這其實也很類似於那些嚮往「漢唐盛世」的統派人士的心理,及他們為什麼迷戀冀望於那個旣非強國,更非超級強國,而只是個大國的中國的原因。

李堅

百年前的俄國革命之三 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 —–內戰及紅白恐怖的開始

沙俄的版圖跨越了歐亞兩大洲,而沙俄境內的民族與文化也很複雜,不具現代民族國家形成前的集體意識。加以社會落後(1861年才解放農奴)及很遲才工業化,與西歐國家的文明差了一大截。其統治也都是君權專制而不具現代的法治觀念的。在這之下, 19世紀末年人口的大增更增加了整個社會的負擔。而更加重社會壓力的是一連串戰爭的失利。除了一再與那個被稱為歐洲病夫的奧圖曼帝國的交戰得勝外(最後一次交戰是1877-78),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與英、法、沙丁尼亞的聯軍交戰)與日俄戰爭(1904-1905)中都失利。而最終壓垮了沙俄帝國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7/28/1914-11/11/1918)的失利所導致的劇變。

戰爭常會導致國內問題的尖銳化,甚而革命。沙俄的參戰結果是將國內的社會與政治矛盾推向崩潰的方向。士兵的裝備不足與缺乏訓練,導致人員的大量傷亡。到1914年底,只打了五個月的戰就有39萬人死亡, 一百萬人受傷。到1916年10月,則共有160萬到180萬軍人死亡, 兩百萬被俘虜,一百萬下落不明。後方更因大量農民被徵召而導致農業失調,產銷大出問題,導致糧食的缺乏與民生的凋弊。當各地的零星動亂最終發展到婦女也於1917年3月8日走上街頭後,軍人也都不服從命令而走上反對的行列。一個僵化而無能應變的沙皇政權也因而急速的瓦解而走入歷史。

1918年2月以前都用舊曆制(Julian Calendar)的沙俄,也因而稱3月8日的革命(用目前的Gregorian Calendar來記日)為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後,掌控所有大權的沙皇不再存在。權力真空的俄國變成政治份子與野心家角逐的局面。原來杜馬的成員成立了臨時政府。另一邊的社會主義份子領導的工人與軍人團體,也於各地建立蘇維埃。這兩個互相共存但也互相競爭的團體本也於初期大致能夠共存。臨時政府負責國家事務與國際事務。尤其當時俄國還在交戰中,有其協約國共同作戰的義務要履行。蘇維埃本只負責社會秩序的維護與運作。但1917年3月14日,首都的彼得格勒蘇維埃發佈了命令第一號,要軍人只聽令彼得格勒蘇維埃,而非臨時政府的命令。一場誰是老大的對抗也就展開了。

聖彼得堡的名字在過去300多年幾度更名。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6/9/1672-2/8/1725)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了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要的是西化以強國。而事實上,聖彼得堡也是俄國最西化的一個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市名被改成較俄國名的彼得格勒(Petrograd)。列寧死後五天(1/26/1924),市名被改成列寧格勒(Leningrad)。蘇聯倒台後的1991年6月12日,總統及市長選舉中,大部分市民也決定將市名改回最早的聖彼得堡。這是題外話。

蘇維埃與臨時政府這對雙頭政府都各不穩定。兩邊的內部結構一再出現人事的變化與調整。而更大的一個變數源於當時尚處於交戰中的情況。臨時政府於6月發動對德軍的攻勢失利後,威信大減。本來在蘇維埃中只占少數的布爾雪維克,也因激進化而逐漸取得主導權。7月時便急於發動奪權(July Days)而失敗的列寧因而避走芬蘭。在列寧的遙控與托洛斯基的運作下,布爾雪維克於是喊出「所有權力歸於蘇維埃」(All power to the Soviets)的口號,頗贏得民心。後來在人民厭戰,民生凋敝,及農民搶地下,布爾雪維克喊出了「和平、土地、與麵包」(Peace, land, and bread)的口號而贏得民心。而也在社會已疲憊厭戰而只求正常生活下,一小群激進的布爾雪維克於11月7日成功地完成了推翻臨時政府的政變奪權,而稱之為十月革命。有異於二月革命的自發性,十月革命只是個奪權的政變,不是革命。

十月革命後,布爾雪維克(此後改名為俄國共產黨)將銀行國有化,取消法院,改開革命法庭,取消貴族,後來將農地國有化。因為只有停戰才能保固政權,在與德國緊急求和下, 1918年3月3日簽了和約(Treaty of Brest-Litovsk),割出了從波羅的海,波蘭,烏克蘭,到亞美尼亞,高加索等所有非俄國人居住的領土。但這個條約後來在德國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11月)也取消了。1918年3月5日,俄共也將首都由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

與德國的簽約引發了紅軍與白軍的內戰。白軍的成分很雜而也沒有共同的目標。由於俄國不再參戰,也因而引起協約國的干涉。英、法、美、日,也成軍由海參崴登陸,支援白軍但沒成功。在內戰中,俄共也大肆進行屠殺及恐怖統治而稱之為紅色恐怖(Red Terror)。特務組織(Cheka)也於此時形成,開始運作。白軍的屠殺及恐怖統治則稱之為白色恐怖(White Terror)。在內戰中(1918-1922),估計有150萬軍人及800萬平民死亡。這是電影「齊瓦哥醫生」的故事背景。

由於農民罷耕、廢耕、及戰亂,到處都是飢荒。列寧於1921年3月決定開放局部私有制,而稱之為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列寧稱這個決定為「退一步,進兩步」。到1922年12月,內戰已結束而俄共已穩定的掌權後,前沙俄時代的領域也被重組成蘇聯。

二月革命後的亂局源於沙俄原本沒有一個完整的反對黨的存在。而亂局中常常是激進份子而又有組織運作能力者的天下。只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列寧也因而成功地完成了奪權計劃。內戰中紅色恐怖及特務組織的推出,卻也為下一步史達林的恐怖極權統治做了鋪陳的工作。

李堅

百年前的俄國革命之二 獨斷而不擇手段的列寧 —-一個無私的自我中心主義者

列寧無疑的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所領導的布爾雪維克(Bolsheviks)於俄國的十月革命中奪權,打贏了內戰後建立極權政體,並成立「共產國際」到處外銷共產主義而赤化了半個世界。在冷戰結束,東歐及蘇聯垮台後的今天,都尚有五個共產政權的存在(中國、北韓、越南、寮國、古巴)。那麼,列寧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物。

原本是共產黨員而於冷戰期間變成反共的美國學者沃爾夫(Bertram Wolfe, 1896-1977),對列寧、托洛斯基、及史達林都很有研究。他說,列寧是一個無私的自我中心主義者(selfless egoist)。意思是說,列寧本身生活很簡單,他沒有對錢財與名位的迷戀,也不求生活上的享受。但他卻是個有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並對自己的主張很堅持而不擇手段的人。

列寧(Vladimir Ilyich Ulyanov, 4/22/1870-1/21/1924)出生於中上人家。他的出生地(Simbirsk)目前也因他而改名(Ulyanovsk)。16歲時(1886)喪父。隔年,他那在大學讀書的哥哥(Alexander Ulyanov),因參與策劃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尼古拉二世的父親),密謀失敗而被處以絞刑。

在大學時就參與地下反對運動的他,也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有了他獨特的詮釋。1895年被捕而被判放逐到西伯利亞三年。與他是同志的女友(Nadezhda Krupskaya)也求取放逐到西伯利亞,而與列寧在1898年 7月10日結婚。1900年後列寧都流亡於國外,除了1905年的革命間短暫回國外,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流亡於西歐各國,直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後才再回國。

1900年,他與左翼的人在外合辦火星報(Iskra),主張要成立少數的先鋒領導人以領導革命。他拒絕與自由派及其他派別的反對人士合作。此時他開始用列寧為名。流亡在外的俄國民主勞工黨(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r Party, RSDLP)於1903年7月在倫敦召開大會時,主張中央領導專政的列寧一派,與其他求取民主運作的一派,因意見不合而分裂成兩派。雖然只是在一個議程上佔多數,但實際是少數的列寧一派於是自稱為布爾雪維克(意為多數)。他們將其他的黨員稱為孟什維克(Mensheviks,意為少數)。原本只是黨內派系的兩派到1912年時正式分裂。主張專政暴力,並用搶劫等手法(在國內的史達林負責)來維持黨內經費的列寧也從此走自己的道路。而此時布爾雪維克申請在國內辦刊物卻也得到沙皇政府的首肯。1912年5月,布爾雪維克開始在聖彼得堡發行真理報(Pravda)。列寧掌控了大部分的意見主導權。

1917年3月8日的二月革命後,俄國的政局出現權力的真空。原來的一些閣員與杜馬成員成立了臨時政府。而在同時,聖彼得堡的工人也成立了蘇維埃(Soviet)。蘇維埃是一種類似工人議會及行政團體的組織,其成立背景源於1905年的革命,那時工人團體自動自發成立蘇維埃以求取自治及向沙皇請命。初成立的蘇維埃是由孟什維克主導的。這也於當時的俄國形成了雙頭政府:臨時政府與蘇維埃。當時人在瑞士的列寧急於返國,而與俄國交戰中的德國也覺得運一些「搗蛋份子」到俄國對他們的戰局有利。因此在德國的協助下, 32名俄國革命份子(包括列寧夫婦)也在一個「封閉列車」內回到俄國。1917年4月16日抵達聖彼得堡的列寧,便開始積極的向奪權的方向前進。在權力真空下,大家都各顯神通求取權力的掌得。

列寧不是一個思想家或理論家,他的運作也不是基於理論或政策, 而也常違反道德原則及同志倫理。他是個行動家,也是個很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十月革命(11月7日)的奪權也就在這種算記下完成。但接下來的內戰、饑荒、及極權統治卻造成百千萬人員的死亡,更別提接下來的史達林的恐怖統治了。

從1921年下半年開始,列寧的身體就一再出現病變及一系列的中風。知道來日不多的他於1922年12月開始著述他的遺囑—-最後證言(Lenin’s Testament)。他評述了黨內的各同志,如托洛斯基,布哈林(Bukharin)與史達林等。一直任黨書記的史達林於布爾雪維克奪權後持續擴張他的影響力與實權,臨死的列寧認為史達林應予以除職,而應由托洛斯基來擔任黨的總書記。但已太遲了,史達林於這段時間已安排了他的人員擔任要職,而也將他自己描述成列寧的傳人。

自由民主不是列寧所倡導或追求的,而其實也是1903年布爾什維克與孟什維克分裂的原因。列寧所倡導的是革命先鋒部隊及無產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的專政。他認為歐洲會普遍發生無產階級革命。但他的預期與實際情況顯然有很大的落差。歐洲並沒有普遍的發生無產階級的革命,而俄國的無產階級專政卻成為共產黨權貴專政的代名詞。但列寧這種獨裁,無法容忍異己與異見,善於做人身攻擊及殘殺異己的傾向,其實我們也於馬克思的言行中見識到了。差的只在於馬克思沒有掌權。缺乏馬克思的淵博理論與論述辯證能力的列寧,卻也將那獨裁傾向大為發揮,而於後來的史達林及向「俄國老大哥一面倒」的毛澤東身上,將其發揮的淋漓盡致。

李堅

百年前的俄國革命之一 國破家亡尼古拉 —-是個昏君,也是個暴君

在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有些要角是把握每一個機會,不擇手段,而專注於目標的達成。列寧是這種人。但也有些要角是一再的錯失良機而最終走上毁滅的道路。尼古拉二世是這種人。

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全名Nikolay Aleksandrorich, 5/18/1868-7/16 or 7/17/1918)是末代沙皇,拉曼諾夫王朝 (House of Romanov, 1613-3/15/1917) 最後的一個沙皇。他26時登基,但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Tsar Alexander III)並沒將他培植好如何去治理國家大事,而他本身也缺乏對政治經濟學的心智。雖然年輕時也周遊列國,但顯然的,英國與西歐的君主立憲制並沒有給他任何啟發。登基後的正式加冕典禮在克里姆林宮舉行。隔天,在郊外野地(Khodynka Field)舉行的大眾晏有10萬人參加。因為謠傳食物不夠而引起強食,造成1389人死亡(一說數千人死亡),1300人受傷。這也使尼古拉二世的登基有了不良的預兆。

尼古拉二世繼續他父親往西伯利亞東邊開發的擴張政策。1891年開始建築的西伯利亞鐵路卻與日本對衝了起來。因為日本視韓國與東北為她的勢力範圍。加以後來的甲午戰爭後,日本本已拿到手的遼東半島,卻因沙俄領頭的列強干涉而最後落入沙俄手中。如此的新仇舊恨因而引起了日俄戰爭 (02/08/1904-9/5/1905)。原本視日本無一物的尼古拉在戰事失利下,引起國內社會經濟情勢的急速衰退。1905年1月22日,也是勞工運動者的加彭教士(George Gapon),領導一群工人走向聖彼得堡(當時的首都)的冬宮(Winder Palace),向沙皇情願。但這群人卻遭到軍隊的開槍射擊,造成92人死亡,數百人受傷。這個「血腥的星期天」(Bloody Sunday)後引起全國到處都有動亂。最後在閣員的勸導下,尼古拉二世被迫簽署十月宣言(October Manifesto),同意一些改革及帝國杜馬(Imperial Duma,帝國議會)的設立。但出爾反爾的尼古拉二世與杜馬的關係不良,而也數度解散杜馬。雖然本人優柔寡斷,但他卻相信君權神授,沙皇有絕對的權力。支撐他的是個性很堅強的德國貴族裔的皇后亞歷山德拉(Alexandra Feodorovna,原Princess Alix of Hesse)。後來沙俄的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可說為尼古拉二世的統治劃下了句點。在一次大戰中,沙俄與德國是交戰國。在沙俄與德國的交戰中,沙皇在前線指揮作戰,在後方主導政務的亞歷山德拉也因而成為俄國人仇視的焦點。

在生了四個女兒(Anastasia, Maria, Olga, Tatiana)後,尼古拉二世於1904年8月12日終於有了個子嗣亞力克斯(Alexei Nikolaveich)。但亞力克斯卻不幸的由他母親遺傳到歐洲的貴族病—血友病。當時的血友病尚無法治療,亞歷山德拉因而轉向偏方求取「聖人」(starets)的治療。在那個背景下,西伯利亞出身的文盲拉斯普亭(Grigori Rasputin, 1/21/1869-12/17/1916)卻展現出有辦法控制亞力克斯病情的能力。拉斯普亭因而得到尼古拉全家的信任,繼而於內宮發揮重大的影響力而醜聞不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尼古拉於前線時,以貴族為首的一群人將拉斯普亭暗殺掉了,但已無法挽回局勢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加暴露出了沙俄的貧窮、衰弱、與散亂。面對德國帝國與奧匈帝國的沙俄節節失利。在這種情況下的1916年,在政府要員的勸阻下,尼古拉二世卻執意當上陸軍總指揮。從此將戰事的失利與他本人連結在一起。到1917年初,俄國社會已處於崩潰的情況,四處都有動亂。當1917年3月8日,聖彼得堡的婦女(後來因而訂為國際婦女節)、工人、及軍人開始走上街頭後,到3月12日大勢已去。二月革命(當時沙俄用舊的Julian calendar,所以稱二月革命)推翻了314年的拉曼諾夫王朝。尼古拉二世於3月15日遜位,兒子年幼體弱無法繼任,而他的弟弟麥可(Mikhail)知道皇室缺乏支持無法繼續後,也拒絕了皇位,拉曼諾夫皇線也因而斷掉。

遜位後的尼古拉二世要流亡到國外,但英法皆有國內因素的考量而回絕。在俄國國內政局持續不穩下,克倫斯基(Alexander Kerensky, 5/4/1881-6/11/1970)下的臨時政府,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移到烏拉山脈(Ural mountains)區。在十月革命後的紅白內戰中, 1918年7月16日的深夜,一般可確定是列寧下的指令,尼古拉全家及私人醫生與僕人,都在他們最後的居住地(Yakaterinburg)被集體槍殺而死。遺體被丟入廢棄的礦坑裡。

1976年時有一些俄國科學家已查獲遺體所在,但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保持秘密。蘇聯倒台(1991)後,經過英美俄三國合作的DNA比對,印證了尼古拉、太太、及三個女兒的遺體。1998年7月17日(屠殺的80週年),尼古拉二世及三個女兒被重新埋葬在聖彼得堡的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Saints Peter and Paul Cathedral)。2000年時被東正教封聖(canonize)。2007年他們也發現了另外兩個孩子(Maria與亞力克斯)的遺體。一般咸信在2018年,屠殺的一百週年,這兩個孩子也會被封聖。

尼古拉全家及沙俄的滅亡悲劇不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西歐國家的貴族都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但不幸的是,堅信君權神授而冥頑不靈的尼古拉二世,卻成為那段時空劇變下的悲劇人物。在一再可改革的道路上,一再的錯失良機。是個好父親也是好先生的他,卻無能,也無法,成為一個良君與賢君。失去了江山,最後連自己的家人也無能保護。我們難以去想像他與全家人在面對行刑隊前的心理。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