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鐵道旅遊之一 美國長程鐵道的概觀 ——倒也可說是四通八達的Amtrak

在台灣與東亞,我們都習慣於坐火車旅遊,是個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在美國,很少人把火車當成是一種交通工具之一。戰前的美國,火車的功能是比較重要的。但在戰後,隨著航空業的發展與州際公路的開發,遠程巴士的形成,與汽車工業的發展,火車也因而沒落,但尚未走入歷史。

以1916年聯邦政府的普查(U.S. Census)顯示, 98%美國城市間的運輸靠鐵路,2%靠水路。但在經濟大恐慌(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後,美國的鐵路客運就一直在衰退中,到戰後可說是欲振乏力。最後終於由聯邦政府出面,而於1971年成立了「國家鐵路客運公司」(National Railroad Passenger Corporation),也稱為Amtrak(America與track 的混合字)。

但Amtrak並不擁有鐵道,鐵道仍屬於私人公司所有。美國的鐵路經營以貨運為主,而貨運是賺錢的,虧錢的客運。虧錢的客運,私人公司不要,最後只有由政府接下來經營。在Amtrak所跑的鐵道上,97%都不是Amtrak的(Ernie Smith: The Consequences of Amtrak Not Owning its own tracks. 5/2/2017)。也因為如此,在通行方面, Amtrak常常要「禮讓」貨運火車,而這也常常是誤點的原因。但總的來說,Amtrak還算是相當準時,甚至是提早到的。這是因為他們常將公開的行程表拉鬆一些,使他們在行車時得以調整。

原本習慣於坐火車的台灣人到美國後,也大都「入境隨俗」的放棄鐵路,而就航空與汽車了。但其實在美國,坐火車(短程與長程)才是「入境隨俗」的一種主要方式。不若飛機之由一個機場飛到另一個機場,看不到什麼。而且擠在那你沙丁魚似的機艙中,看不到風景,也感覺不到友善的對應。相對之下,坐火車可細心看美國的風景與各地區的差異。而可能大家在火車上都較有時間,也可時與各地的人員在火車上有所溝通來往,並可了解各地地理景觀的變化與地名的由來。

Amtrak當然並不及於所有的都市,即使在有Amtrak服務的一些都市之間,也不見得有鐵路線的連結。例如,到舊金山的鐵路線僅止於加州奧克蘭(Oakland)的Emeryville,沒有跨海到舊金山。所有往舊金山的旅客都得靠接駁車(稱為Thruway Coach,大都如遊覽車的大小,小地方則有如箱型車Van般)來做轉運的工作。又如加州首府沙加緬度(Sacramento),加州中央縱谷(Central Valley)的大城Bakersfield,與洛杉磯雖然都有Amtrak的車站。但你若要由沙加緬度到洛杉磯(或由洛杉磯到沙加緬度),則無鐵路的直接聯繫,而得靠接駁車。因為洛杉磯與Bakersfield之間是高山阻擋,要靠接駁車來回接送。也就是說,Amtrak雖然可說四通八達,遍及全美,但不全是靠鐵路線連結的。

依筆者坐Amtrak的經驗,大致將Amtrak分成長程與短程兩種。短程的Amtrak座位較不寬廣舒適,但有不同形式的安排(有些有桌子),也有賣簡單飲食的簡餐車(Café),許多也是雙層的。以奧克蘭(Emeryville)或沙加緬度與Bakersfield的火車來看(San Joaquin train),全長約四、五百公里(由沙加緬度到Bakersfield是282哩,由奧克蘭到Bakersfield是315哩),屬於短程。長程的火車則日夜都跑不停。有餐車,簡餐車,有觀賞車(observation cars),也有包廂車(sleeping cars)。即使是普通車廂的做座位(coach class)也都相當舒適。空間相當大,座位也寛廣,沒有伸腳的問題(legroom)。

若旅程沒有長到要在車上過夜,則普通車廂就可以。但若買普通車廂的座位,則並不包括飲食。在Amtrak的餐車用餐,或在簡餐車買三明治及飲料,雖然不是天價,但比一般社會中用餐要來得貴。相對之下,若買包廂車,則不但有床可睡(白天是椅子,晚上改裝成床舖),三餐也都包括在內,而且也可以洗澡。但不管是普通座位或包廂車位,廁所都相當充足,不若飛機上之時而要排隊。筆者搭Amtrak的經驗是從沒遇到過上廁所要排隊的問題。

但搭Amtrak對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經驗與回憶。在筆者搭長程Amtrak的六次經驗中,倒也不是時間太多,閒來無事而搭火車四處走走的,都是有到終點站的目的的,例如開會,聽演講,找朋友及親人等。但在這些搭長程車的經驗中,總覺得每個旅程的過程及其回憶,都比到目的地的經驗與回憶要來得深刻,至少是不相上下。誇張一點來說,人生不過是由生到死 ,但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旅程也一樣,不過是由A點到B點。急的人坐飛機,不急的人可慢慢品嚐的搭火車,讓你體驗美國的地理與人文。而在火車上可與各方人物聊天,了解文化,而在同時多少也讓人知道台灣及台灣人(筆者)的存在。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