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的省思之四 台灣民族主義的產生

1979年12月10日的高雄事件發生後,憤怒的海外台灣人團體決定要有所行動。當時人在美國的許信良 ( 說是代表美麗島雜誌社 ),陳婉真 ( 潮流雜誌社代表人 ),與台獨聯盟及相關的台獨團體成立了「台灣建國聯合陣線」,誓言要將國民黨從地球上消失。當時沒參加這個陣線的是左翼的《台灣時代》,原因是台獨聯盟沒有辦法接受《台灣時代》所提出的兩個綱領以做為合作的條件。第一是反帝 ( 反對美國帝國主義 ) 綱領,第二是台灣民族解放綱領。右翼的團體之不能接受反帝之說情有可原,但不能接受台灣民族主義則出乎《台灣時代》意料之外。也因此在那個事件之後,以左翼為主的團體展開了台灣民族主義的熱烈論戰。台灣民族主義理應是右翼台獨聯盟的主力但卻由左翼去推動也不是沒有歷史原因的 — 台灣民族主義最早是由台灣共產黨提出的。

台灣民族主義源於台灣民族意識。但台灣民族意識是甚麼時候開始產生的呢?若我們看清朝的台灣,除了顯示官民對抗與滿漢對峙的「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外,最明顯的社會對抗及動亂源於分類械鬥。械鬥的種類有原漢衝突,閩粵械鬥,漳泉械鬥及頂下郊併等等。械鬥源於地盤的爭奪及經濟利益的衝突。其群聚則沿著語言,信仰,地緣關係來發展。說起來是族群的對抗而非民族意識。順便一提的是械鬥不是台灣的特有現象,中國直至20世紀初都有,但其群聚及對抗則以宗族為主。台灣的械鬥在日本人治台後消失了。理由除了治安的改善及現代思想的引入外,更大的原因應是一個異族的政府統治凝聚了台灣意識的產生。日治時期「台灣人」及「台灣話」這兩個名詞開始出現了。1920年留日的台灣青年成立了「東京台灣青年會」而喊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主張。一個基於台灣意識的台灣自治理念也產生了。當時愛爾蘭的自治及獨立運動 (Home Rule) 及隨後的獨立 (1922年) 對當時的台灣留學生也有很大的鼓舞。但我們若審察當年的台灣社會政治團體如台灣文化協會 (1921年4月成立) 及台灣民眾黨 (7/10/1927 – 2/18/1931), 則我們會發現在民族認同上仍有很大的混淆。許多人未必是「祖國派」,但在言行之中卻混有一些模糊的「漢民族」觀念。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已有一些零星的團體呼籲要台灣獨立。但他們的民族立場及明確主張如何不得而知。1928年4月15日於上海法國租借地成立的「台灣共產黨」 ( 正式名稱為「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 ) 提出了包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台灣民族獨立及建設台灣共和國在內的13 條黨綱。台灣民族獨立一詞首次登上文獻。

當時的台共如何界定「台灣民族」我們不是很清楚。但在當時的民族認同尚未很清楚的台灣社會能提出台灣民族獨立的主張是相當先進的。日治時的台灣,官方的認同是日本人,民間則有客家人,福佬人 (漳州人及泉州人),平埔族,高山族,及概括的台灣人的不同認同。除此之外尚有少數居住於台灣的華僑。說起來當時的台灣社會於經濟及社會文化的結構上雖然單純,但在族裔的合成上已顯得有些複雜。

戰前的台灣社會於民族認同上可能有些混淆,但這在戰後國民黨來台後完全改觀了。國民黨的據台及隨後發生的228事變使台灣人了解了中國人原來是「非我族類」。這影響到了原來的許多祖國派入士如廖文毅廖文奎兄弟。兩個皆為當時少數的留美博士而於戰前皆曾去過中國並居住於中國,而於228事變之前皆為祖國派人士。228事變後廖文毅鼓吹台灣獨立運動而廖文奎則闡述台灣民族主義。祖國派都變成了獨立派,那更不用提原來意識不清或本土意識很強的人了。

四十多年前一個台獨的理論大老到奧克拉荷馬州訪問,三個客家人去迎接他。這群客家人問他台灣獨立後的「國語」是甚麼,這位台獨理論大老說台灣話將成為「國語」。雖然失望但這些客家人仍認為這位台獨理論大老是個人才。由於械鬥的歷史及當年的白色恐怖使一般人對說不同語言的人多少存有戒心,也因此早期有人將台獨運動看成為福佬沙文主義,是有這個原因的。但在三十多年前的台灣民族主義論戰及論述中,台灣民族已很清楚的被界定為原住民,福佬,客家及大陸人四大族群的平等共存了。台灣民族的獨立建國訴求自然是要獨立於中國之外,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若我們以歐洲的民族國家運動來看,民族主義有兩個主要的成分:對內要整合、團結 (unity),對外要擺脫外力的控制而獨立 (independence)。台灣民族的獨立建國自然會包刮這兩個成分。台灣民族需要透過內部的整合與團結來達成獨立建國的目標。但在外籍新娘占台灣新婚新娘百分之二十的今天,加上為數不小的外勞及外籍人士可能會永久居住台灣而成為新一輩的台灣人,四大族群之說已有點不合時宜。台灣民族要強調的是各個族群族裔的平等共存。台灣歷史雖充滿了各族群的對立與對抗,但由於台灣充分現代化的程度也使得台灣社會的同質性相當高,整合及團結不會是個大問題。有如少數民族及過去被壓迫的女性於社會上爭取到權益後會成為社會上獨立自主的一分子,一個漸趨成熟的台灣民族獨立運動也會要求爭取台灣民族的主權獨立而於國際社會上享有獨立自主平等的地位

李堅

民族主義的省思之三 中華民族主義 —– 國王的新衣

當歐洲的勢力開始侵入亞洲時,中國尚在明朝的統治下。其後他們見證了中國的改朝換代 – 由漢人的明朝轉成滿人的清朝。十九世紀開始,歐洲的勢力加強侵略性而採取以軍逼商的局面。清廷無力招架而一些變革及革命的呼聲也此起彼落。清廷的倒台原因很多,但有一點可確認的是當時的中國 ( 即使是今日 ) 並沒經過現代化與啟蒙運動,也因此問題重重。到底一個帝制的倒台並不等於一個民主制度的建立。雖說與清廷的倒台沒有直接關係,但孫文 (11/12/1866 – 3/12/1925) 無疑是其後的重要人物,而也是「中華民族主義」的主要倡議人。我們可由介紹孫文開始。

孫文於1894年於檀香山,次年於香港成立興中會,綱領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倘有貳心,神明鑒察」。明顯的是一個漢族反滿族的種族主義。1900年八國聯軍清廷敗北後,他上書李鴻章籌畫南方諸省獨立。李鴻章答應他的建議,但幫助孫文的日本朋友告訴他說那是清廷的陷阱。1904年赴美被疑用假護照遭美國移民局拘留後由友人保釋。1905年赴日聯合不同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綱領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1907年日本受清廷壓力要孫文離日,但給孫文6000元做為「遣散費」。除此之外日本友人證券商鈴木久五郎也給他一萬元。孫文留2000元做為「民報」的辦理經費,其餘收為己有。由於金錢的處理事前沒經過盟員的討論,此事引起同盟會的分裂。當清廷於1911年要國有化鐵路時引起各省的反抗。武昌的共進會與文學社革命成功,引起各省響應。當時人在丹佛 (Denver, Colorado) 朋友餐館打工的孫文說「武昌之攻, 乃成於意外」。1911年12月25日才回到上海的孫文因其國外的經驗與關係以16票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由於他缺乏社會與政治的基礎其後自然敗於袁世凱。1913年8月孫文經過台灣往日成立中華革命黨。1916年5月1 日回到上海住於租借地。1919年10月成立中國國民黨。1924年在蘇聯的指導下建立黃埔軍校,開始第一次的國共合作。1924年開始為了建立較完整的意識形態而開始16場的演講,稱之為「三民主義」,其中六場是民族主義。也因此一般人將孫文之提倡民族主義而視他為「中華民族主義」理論的建構人。

「中華民族」一詞最早使用的人是梁啟超 (2/23/1873 – 1/19/1929)。梁啟超於1902年的「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一文中首先將本已有的中華一詞與現代的民族一詞合併而成「中華民族」一詞,說來是個併裝車,並不據實質的意義。其後章太炎與楊度都曾使用這個名詞。楊度且於1907年提出漢滿蒙回藏共同建國的主張。孫文於1905年發表的同盟會宣言中雖已提出三大主義,但三民主義的具體成形是1924年以後的事。孫文於清廷倒台前後都沒使用過「中華民族」一詞。他本對五族共和一說沒甚麼意見,不但沒有反對還加以提倡。中華民國建國初期所採用的五色旗即代表五族共和。今日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是國民黨於1924年6月23 日才決定採用的。孫文晚年反對五族共和之說,他於1924年1月27日的民族主義第一講中說的是國族主義。孫文說「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孫文雖知有西藏人,突厥人 (回族),滿人及蒙古人的存在,但他說「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完全是一個民族」。孫文要的是一個融合的民族而不是共和。但在台灣我們所知的「中華民族」的定義是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說。而這也反應在中國的五星旗上。但中共到底是個共產政權,其對民族的定義源自於馬列主義。中共的說法是中國有56個民族 (包括高山族)。五族共和也罷,國族也罷,56個民族也罷,說穿了就是為了保有清朝留下來的疆域。
論及語言的複雜中國與歐洲其實是頗類似的。在歐洲,不同語言有不同的拼音方式。也有兩大拼音系統:拉丁文與斯拉夫族的西里爾 ( Cyrillic )。歐洲固然有羅馬帝國時的大帝國,但於其後皆應循不同的王國,語言,文化及歷史而於18世紀後紛紛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中國理應同歐洲一樣分裂成許多獨立國家。之所以能維持在一起除了語文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思想。中國境內的漢語系雖語言不同但皆書同文,易於溝通。藏人則有自己的書寫文字 (源於梵文),蒙古人目前採用Cyrillic 拼字。除了書同文外中國人雖然彼此不信任,不時對抗,互相討厭,固然有疆域的考慮但能夠維持在一起說來是一個毒素文化的作用 —- 大一統思想。

大一統思想源於詩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春秋「公羊傳」也提大一統之說。尊儒罷百家的漢代董仲舒也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尊儒罷百家的董仲舒也罷,焚書坑儒的秦始皇也罷,要的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天下。中國人不是不知春秋 (770-476 BC) 戰國時代 (475-221 BC) 的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思想的黃金時代。秦朝的統一 (221-207 BC)及其後 建立的朝代都使思想的黃金時代不再而成停滯的現象。但中國人樂「大一統」思想不疲。寧要大一統不要民主自由。不願去面對一個大一統的帝國並無法阻止分裂的傾向,而且人民不快樂,社會及政治問題難以解決,也扼殺了民間的創造力與活力。大一統思想反應在民族問題上則是「中華民族」這個怪論奇想。說來不只是個併裝車,還是個很有靈驗的靈紙車。膜拜的人唸唸有詞的只是不知今夕是何年。

李堅

民族主義的省思之二 民族主義的醜陋面 —- 兩次世界大戰

打開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地圖,我們看到一個統一的義大利與德國帝國,但我們也看到即將消失的兩大帝國:奧匈帝國與奧圖曼帝國。介於奧匈帝國與奧圖曼帝國之間就是那個民族複雜而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的巴爾幹半島。第一次大戰前後民族國家建國運動方興未艾而於戰後這兩大帝國也就此消失了。除此之外日耳曼帝國與沙俄也於戰後廢除帝制並失去大片領土。

德國的統一(1871)對歐洲的局勢有決定性的影響。德意志這個新興民族急於擴張而自然衝擊到了歐洲的原有秩序。除此之外義大利也有擴張的野心,而泛斯拉夫民族主義也於巴爾幹半島發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巴爾幹半島就已發生了三場大大小小的戰爭,促成一些國家的獨立而削弱了奧圖曼帝國的版圖。在此前後歐洲各列強除了積極向外擴張外,彼此之間也都有併吞弱國領土的密約。當奧匈帝國正式宣布併吞他原本就已占領的Bosnia (波斯尼亞) 與Herzegovina ( 兩個原本都是奧圖曼帝國的領土 ) 後引來了泛斯拉夫民族的不滿而有1914年6月28日Gavrilo Princip (7/25/1894 – 4/28/1918, 屬塞爾維亞民族主義Black Hand的成員) 於Sarajevo 刺殺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大公爵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12/18/1863 – 6/28/1914) 的事件而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在參戰之前本稱此為歐洲戰爭 ( European War )。日本則以牽制德國海軍做為與英國的交換條件而占領青島及德國領下的太平洋群島。第一次世界大戰動員了七千萬軍人,死了一兩千萬人 (說法不一 )。除了奧匈帝國與奧圖曼帝國的垮臺消失外,沙俄及日耳曼帝國也都因參戰而引起了國內的革命。沙俄因布爾雪維克的革命奪權成功而消失,而俄國也因戰爭失去一大部分的東歐領土。日耳曼帝國也於戰爭末期因國內的革命而逼使威廉二世遜位。凡爾賽會議後德國被逼簽署鉅額的賠償及割讓四分之一的領土。威廉二世遜位後德國建立威瑪共和 (Weimar Republic, 1919-1933) 直至納粹德國的上台。戰後的東歐也出現了許多新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歐洲大家都對國際現況不滿,也因此許多人於戰爭發生時認為這個戰爭會解決一切紛爭 (The war to end all wars)。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鉅額賠償及領土的分割與私相授受只引來了更大的問題吧了。日本的接收原德國租界地的青島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 日)。戰後的德國因屈辱而引來納粹德國的上台。義大利雖說是戰勝國但覺得分贓不公也引來了法西斯的上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帶動的是更亢進的民族主義。除了舊有帝國主義思想的領土擴張外,主張歷史及民族的故土應予收回 ( irredentism, 如目前俄國對克里米亞及烏克蘭東部的立場,或中國對台灣的態度 ) 及收復失土 ( revanchism ) 的呼聲甚囂塵上。 這種情結尤以失去四分之一領土的德國最為強烈。亞洲的日本則以東亞新秩序 ( 後稱為大東亞共榮圈 ) 為理由進軍中國及東南亞。而在二次大戰之前民族主義的思潮也衝擊了亞洲。中國有了五四運動,韓國有獨立運動,台灣也開始有反日本殖民的民族運動。二次大戰前也是優生學 ( eugenics ) 極盛的年代,民族主義也演變成種族主義。在這種背景下爆發的二次大戰便成腥風血雨。二次世界大戰共有30國參戰,而演變成全面戰爭 (平民也逃不掉)。共死了兩千四百萬軍人及五千萬平民。二次大戰結束後德國再度失去四分之一的領土而本身也被分裂成為東西德。日本則失去庫頁島 (Sakhalin) 的南部,台灣,韓國及於中國及東南亞的占領區。由於在二次大戰期間歐洲列強在亞洲的殖民政權敗於日本,戰後的亞洲也看到許多東南亞國家的相繼獨立。在歐洲,戰後的民族主義餘波盪漾。1990年德國統一,1991年蘇聯解體而境內的各民族相繼獨立建國,巴爾幹半島的建國則由1990年代一直進行到本世紀初。

現代的文明起源於歐洲,但因歐洲各國權力平衡問題及世仇而引起的兩次世界大戰卻也使人看出民族主義的醜陋面及現代文明的野蠻面。歐洲的民族問題多少定調了些,但即使在自由民主的國度裏,民族問題仍然持續延燒。比利時北邊的Flemish (講荷蘭話) 與南邊的Walloon (講法語) 問題持續,而蘇格蘭將於今年 (2014) 的9月18日進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要獨立建國。但問題更大的可能是二次大戰後移民到歐洲的近東及北非人 (回教徒)。歐洲人的民族觀念有異於新世界 (美洲) 的觀念。歐洲人各有各的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來形成他們的民族觀念。新世界的人則有其移民歷史而不論人的來源地都可用認同及法律上的規範來界定民族。歐洲人得須一段時間來調整這個觀念。除此之外,歐洲人也嘗試以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其不必要的對立。1951年建立了ECSC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其後於1958年演變成歐洲共同市場( EEC,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最後於1993年成立歐盟 (European Union)。歐盟有其成功的一面,但2008年金融風暴後,希臘開始翻德國的納粹歷史舊帳。可見歐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西風東漸後,民族主義的浪潮也衝擊到了亞洲各國。許多國家都於二次大戰後脫離殖民統治而獨立了。但仍有許多民族問題有待解決。問題最大的無疑是「中華民族」的中國。

李堅

民族主義的省思之一 民族主義的起源 —– 法國革命啟動了現代社會

地理的變化一般是以百萬年為單位來看待的,但歷史的變化卻是以年為單位,甚至以日為單位的。若我們看十七或十八世紀的歐洲版圖,我們目前所知的德國與義大利都不存在,而當年雄霸歐洲的奧圖曼帝國與奧匈帝國都已消失。歐洲的歷史版圖在法國革命 (1789-1799) 後產生急速的變化。而動力主要來自於民族主義的覺醒與發揚。

法國革命對歐洲及全世界的影響都是相當深遠的。法國革命後法國的帝制被廢除了,公民的觀念開始出現了,原來代表貴族及教士的議會也變成為代表一般人民的議會,國歌及國旗取代了君主的標幟,度量衡統一了,國內的關稅廢除了,烈士被紀念崇拜了,而統一的中央政府也建立了。這整個建國過程大約進行了一百年才完成。而這過程也不是很順利的。拿破崙 (Napoleon Bonaparte, 08/15/1769 – 05/05/1821) 於1804-1815年復辟,自封為皇帝。但拿破崙也於1804年公布了一個簡單明瞭的拿破崙法典 (Civil Code, 或稱Napoleonic Code),強調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並廢除天生具來的特權。隨著法國革命的思想之傳播及拿破崙的東征西討,這個自由、民主、共和及民族主義的理念也隨著拿破崙的軍隊散佈歐洲各地而引起廣大的迴響,喚醒了各地的民族意識。也因此歐洲於十九世紀到處都有革命。由1820年代,1830年代到最大的1848年的革命,可說遍地開花。但這些革命都失敗了。期望過高及準備不足是主因,也可說當時的社會條件尚未成熟。但於1871年德國及義大利統一獨立了。這兩個國家的統一及獨立,尤其是德國的統一,對日後的歐洲有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東歐的民族主義也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從而造成東歐歷史版圖的大變動。

義大利在統一之前是屬於各個王國分治及隸屬法國與奧地利控制的局面。歷史學者一般認為近代義大利的獨立運動始於1815年而到1871年才完成。中間大致經過了三場獨立戰爭:1848-1849,1859,1866。在義大利,義大利的統一及獨立被稱為Risorgimento ( Resurgence, 復興 ),而其靈魂人物可說是被稱為義大利心聲 (The Beating Heart of Italy) 的Giuseppe Mazzini (6/22/1805 – 3/10/1872)。1827年Mazzini參加了一個祕密結社,事發後於1831年流亡在外。Mazzini長年流亡而住過瑞士,法國及英國,而與許多義大利及各國的流亡人事都有來往。1831年他成立了義大利青年 (La Giovine Italia),追求義大利的統一獨立與自由共和 (One, Independent, Free Republic)。這種思想也激發了日耳曼青年,波蘭青年及瑞士青年的成立,而都在一個大旗幟歐洲青年 (Giovine Europa) 之下。Mazzini可說是目前歐盟思想的先驅。除了Mazzini外Camillo Cavour (8/10/1810 – 6/6/1861) 則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政治人物,他原本是Piedmont-Sardinia王國的首相,靠其能力成功的運作成為後來五倍大的義大利王國的首相。

義大利人可以用羅馬的光榮歷史做號召,但在拿破崙侵歐之前日耳曼人並沒有甚麼民族或國家的觀念。文人如Johann G. Herder (8/25/1744 – 12/18/1803) 則為文推動人民 ( Volk ) 及各人民文化的特殊性 ( Volkgeist ) 的觀念。但將德國推向歐洲舞台的則為普魯士的鐵血宰相 ( Blood and Iron Chancellor ) 稗斯麥 ( Otto von Bismarck, 4/1/1815 – 7/30/1898 )。1862年普魯士的威廉一世國王任命稗斯麥為首席部長 ( Minister President ),給予重任。稗斯麥發動三場短而有決定性的戰爭。他以對外戰爭來凝聚內力以統一德國。他首先打丹麥,其次打奧地利,最後打法國。1871年的普法戰爭得勝後,稗斯麥與各日耳曼的王公於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鏡宮宣布擁護威廉一世為德國帝國的皇帝。稗斯麥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政治家,因為威廉一世的重用使他能夠放心行事。但其強硬的作風難免招忌。在威廉二世上任後的第二年 (1890),他解除了稗斯麥的首相職位。由於稗斯麥的統一及建立德國帝國,使他成為日耳曼民族主義的英雄。但也由於他利用對外戰爭來達到統一的目的,也使得德國的民族主義於起步時便沾上了排外 (exclusive) 的味道。相對之下義大利的民族主義則強調內聚包容 (inclusive)。除此之外,當時德國的一個學者及議員Heinrich von Treitschke ( 9/15/1834 – 4/28/1896 ) 也呈極端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者,其著作多少成為日後納粹德國的藍本。

除了義大利及德國的統一及獨立改變了歐洲的版圖外,東歐的斯拉夫族也於1848年的革命後受到自由民主與民族主義的激發而急於擺脫外力的控制:奧圖曼帝國與奧匈帝國。在這同時,沙俄也於此以斯拉夫族老大的姿態介入巴爾幹半島的政治。進入二十世紀後巴爾幹半島也就成為歐洲的民族主義運動的火藥庫而引爆了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