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種族對立中的亞裔人士 ——看第一代台美人的處境

退休前的最後一個頭路是在聯邦社會安全局的殘障審核單位工作。透過電話及信件與申請人(稱為claimants),醫院,及診所聯絡。在收集到足夠的醫療證據後,便依殘障的審核條文做分析,而決定申請人符不符合殘障的條件。由於牽涉到複雜的醫學與法律條文,殘障審查單位是社會安全局各部門中,在比率上運用到最多行政作業資源的。在約30年前剛開始到殘障審核單位工作時,大部分的工作都可如期完成,而餘有約15%的時間。那期間也因而在工作期間閱讀了不少書。但在克林頓上任後,他任命副總統高爾將作業電腦化,改善作業的流程(稱為government reengineering)。在高爾的改善下,效率及精確性提高了不少。但在同時也因預算的逐漸減縮而使工作量持續的增加。大約10年前,也就是在筆者接近退休時,工作量大到使氣都喘不過來。而也在那一陣子, 筆者接到了一通到如今我都還記得的申請人的電話。

人在忙時總是會迫不及待的希望將案件一一的解決掉,難免會流露出求速與急迫的態度。那天一位有輕度智障及一些身心問題的黑人打電話來尋問他的案件進展,也提供一些新的資料。但他的講話速度奇慢,而且不很切題。在我兩次要引導他的話題回主題以後,他顯然將我的急迫作風視為敵意而向我說:你們亞洲人都很歧視黑人。他那一句話雖然我於過去就時有所聞,但當他衝著我的面前說那一句話時,滋味還是很不同。這個事件發生後,難免令我好奇亞裔與非裔在美國的相處狀況如何?尤其在最近,因一名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死於一名白人警察手下的事件,而引爆了全美及全球就種族歧視議題的抗議與討論之際,更難免令人想起亞美人,尤其是台美人,在美國社會的處境及應有的應對之處。

亞美人與黑人的關係

在美國的亞裔人口是極為少數。以2017年的資料來看,亞裔人口占全美國總人口的5.4%(有1700萬人)。這其中包括東亞,東南亞,與南亞(印度巴基斯坦)的人口。印度裔約330萬人,占全美總人口的1%。人口少不能起大作用,也常夾於黑白對立與黑白褐(西裔)的衝突對立之間,成為夾心餅乾。

由於亞裔人口不多,有關種族/族群關係的研究也頗缺乏。黑白問題,褐黑問題有不少研究,但很少看到有亞裔與其他族群關係的研究的。有的,也只有一些論述(非學術研究或調查)。而在這些論述中,可看出黑人社區與亞裔社區之間存有猜忌,不信任,甚至敵視的問題(Michelle Kim: 30+ Ways Asians Perpetuate Anti-Black Racism Every Day, 5/28/20)。在南加州,許多韓國人經營位在黑人區的小店,雙方的衝突時有所聞。在過去也常聽到有韓國人店主被打死的新聞。在1992年的洛城暴動中,一個估計是,韓國人的店面損失占洛城所有商業店面損失的一半(CNN: The LA riots were a rude awakening for Korean-Americans, 4/28/2017)。雙方也許關係不很好,但至少在商業上及工作上還是要有所來往,只是在社會生活上較無來往。

在過去,我們常聽到亞裔人口是「模範少數民族」(model minority)。這句用語是由紐約時報於1966年時首先發表的(William Pettersen: Success Story, Japanese-American Style, New York Times, 1/9/1966),它描述日美人的成功。由於這篇文章的發表背景是60年代的民權運動高峰期,多少被認為是針對黑人而來。也就是說,你只要努力,則成功是可預期的。這多少使亞裔在黑白對立中被當成對抗的籌碼,與論述的依據。這句用語我們於最近已很少看到或聽到了。而其實,亞裔的成分很複雜,教育成就及經濟狀況也各異。尼泊爾人的貧窮率比一般平均高21% ;苗族(Hmong)的人較少有大學教育(比平均少20%) ;而70%的印裔有大學程度,收入也比美國社會平均高出80%(Sophie Khan, Huixian Li: Stop Pointing at Asian-Americans to Downplay Racism at Universities, 1/17/2018)。亞裔的這種複雜性也反應在平均收入中。以頂層10%與底層10%的收入比例來看,亞裔在1970年時是各裔中最平等的(6.1) ,黑人是最不平等的( 9.1)。但到2016年,亞裔變成最不平等( 10.7) ,黑人其次( 9.8) ,再來是白人與西裔( 7.8)(Pew Research Center: Analysis of 1970 decennial census and 2016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亞裔與黑人社區間的關係也許不是很良好,而也因為亞裔極為少數,因此常被利用作為論述的工具與籌碼。我們也常看到不少亞裔人士似乎都站在白人這一邊,而以白人的世界觀去看問題。但在美國的歷史上,種族歧視一向是個問題。我們也可看出,美國的開國元勳雖然思維頗為激進而具理想主義,但許多開國元勳(如傑佛遜與華盛頓)都是擁有不少奴隷的奴隸主的。說美國的建國與立國是建立在種族歧視上也不為過。

美國的種族歧視歷史

400多年前的1619年 ,維吉尼亞「進口」了第一批黑奴,這也是美國奴隸制度的開始。美國的獨立(1776)並沒有改變奴隸制度。但在1774年與1804年間,北方各州都一一的禁止了奴隸制度。180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禁止奴隸的進口,但國內的交易熱絡。而黑奴的人口也於1860年增加到400萬人。占南方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這約略同時,以北方為主的反奴隷制度運動(abolitionist movement)也逐漸升溫。

當1860年,主張廢除奴隸制度的林肯選上總統後,南方七州宣布脫離聯邦而成立邦聯(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內戰開打後(4/12/1861-4/9/1865),再有四州加入南方。林肯的內戰是為了維持美國聯邦的完整而開戰的。進入內戰開打後的隔年1862年 9月22日,林肯發表了那有名的解放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但黑奴的真正解放則要到憲法第13條修正案(13th Amendment),於1865年12月6日在三分之二州都同意後才正式通過。林肯則於4月14日遭暗殺而死。

美國的奴隸制度雖然最終被禁止,但在內戰後要將南方各州整合入聯邦的價值與體制的工作(稱為重建Reconstruction,1865-1877)並不很成功。KKK也於1877年成功的左右了南方的政局。而南方各州的黑白隔離政策(Jim Crow laws)也一直公開的持續到五、六十年代,至今都有遺留。

但在重建期間,美國也於1868年通過了憲法第14條修正案,給予在美國出生的人(包括前奴隸)有公民權。1870年通過了憲法第15條修正案,給黑人有投票權。

美國憲法固然給予在美國出生的人有公民權,但要入籍則又是另外一回事。1790年的入籍法(Naturalization Act)只給「自由白人」(a free White person)有入籍的權利。這個入籍法被應用到當年一名很小就來美國的日美人小澤孝雄(Takao Ozawa)之申請入籍。日美人團體支持他上訴到最高法院,但於1922年11月13日因這個入籍法而敗訴(Ozawa v. United States)。

美國早期的移民以西歐,北歐,與中歐為主。而在這個過程中也依序排擠天主教徒,南歐人,東歐人,與猶太人。但在19世紀後,由於亞洲勞工的湧入,歧視的主要對象也轉向亞洲人。1882年 5月6日,美國通過了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1924年 5月24日,美國通過了排亞法案(Asian Exclusion Act)與限制南歐與東歐移民的法案(National Origins Act),合稱為Johnson-Reed Act。那時的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所以菲律賓人來美國較沒限制,但後來也因為1934年的法案(Tydings-McDuffie Act)被禁止來美。在這種長期的歧視、排擠與壓迫下,東方人在美國成為極少數。而許多東方人都覺得在美國常被看成是永遠的外來者。即使一些在美國出生成長,而家族已在美國居住好幾個世代的人,還時而會被問他從那個地方來(Helier Cheung, Zhaoyin Feng, Boer Deng: Coronavirus: What attacks on Asians reveal about American Identity, BBC News, 5/27/2020)。有一個心理學的研究,用兩個電影明星作比較,去問大學生那個人較美國人。一個是英國明星Kate Winslet(鐵達尼號的女主角),一個是在紐約出生的華裔演員劉玉玲(Lucy Liu)。結果大部分都選擇那個英國明星Kate Winslet較美國人(Thierry Devos, Debbie S. Ma: Is Kate Winslet more American than Lucy Liu? The impact of construal processes on the implicit ascription of a national identity. Br J Soc Psychol, June 2008)。

美國在民權運動高潮的1965年通過的移民法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 又稱為Hart-Cellar Act)後,才使移民的種族/民族/國家來源地走向平等化。移民平等化的結果是,美國成為了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而使一向佔多數(目前還是多數),但已在人口上相對減少的白人社會產生焦慮感。一個估計是到2046年,美國將沒有一個種族/族群是佔一半以上的多數的(稱為majority-minority)。這種趨勢造成了一向掌握社會資源與政治權力的白人社會有所反彈,而也反應在民權運動歷史的對立面上。例如,明顯的是個種族歧視主義者的川普之上台反應了這個現象。而他的上台也加速與加強了這種反民權運動的趨勢。

美國的民權運動

美國施行250年的奴隸制度雖然於內戰結束後,是於法律條文上明文禁止了( 1865年6月19日也被稱為黑人的獨立紀念日,Juneteenth),但南方各州還是用盡各種手法施行種族隔離與歧視的政策(稱為Jim Crow)。在施行奴隸制度與廢除後的那段時期,各種爭取平權的運動也持續展開。最早是於19世紀上半期幫助黑奴逃亡的地下鐵路(Underground Railroad。不是真正的鐵路,而是逃亡路線與庇護所的網絡)。但較大的變化是二次大戰所引起的巨大的社會變動而引發的社會政治運動。

二次大戰爆發前夕美國便因武器的大量生產而出現缺工的現象。羅斯福因而於1941年6月25日頒布行政命令8802號,使雇用不同種族平權化。二次大戰爆發後,大量黑人參軍,本來持種族主義思想的杜魯門總統也得於1948年發佈行政命令9981號,禁止軍中的隔離與歧視。而戰爭中,黑人也大量湧入工廠,往大都市移動。整個社會結構與價值文化也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進入五十年代後便是一連串的民權運動。由1955年12月1日在公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的Rosa Parks;1957年,小岩城拒絕遵守最高法院的禁止學校種族隔離政策的判決(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而促使艾森豪總統下令聯邦軍隊去執行反隔離政策;再來是黑人團體的抗議餐廳的種族隔離政策,及一些民權運動人士搭車到南方去反對種族歧視/隔離政策等等;高潮是1963年8月28日,20萬人走上華府街頭(March on Washington),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發表他那一篇有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在這一連串社會運動的壓力下,德州出生的詹森總統於1964年簽署了保障種族/族群平等的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1965年簽署了投票權法案(Voting Rights Act),禁止一些阻擋投票的技術性手腳。

美國的民權運動雖然都以黑人的民權為主,但其他少數民族與弱勢團體也都於同時跟進,爭取權益:如亞美人,西裔,女權,同志權,殘障人士權益, …等等。而也經過這些民權運動,使黑人的權益得到很大的改善與保障。但美國社會中保守的阻力還是很大,而黑人也於社會經濟與文化上遭到很大的阻力。不過整個局勢也在轉變中。以最近的白人警察殺死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至死所引起的全球性抗議來看,抗議的群眾是各種族/族群都有。而以最近的一份民調來看,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 movement,也有翻成黑命關天,或黑命亦命的)的白人已由四年前的26% ,兩年前的36% ,增加到今年的51%(Yahoo YouGov,6/9-10/2020)。另一個民調顯示全美國有74%的人支持這次因佛洛伊德案而引起的抗議活動(Washington Post-Schar School poll,6/2-7/2020)。一些分析家已預測,這次因佛洛伊德案的抗議活動將會造成政治社會的重大變革,將會再是個黑人民權運動的轉捩點。

在此順帶一提的是,一個已推動多年,但意見各異的黑人民權運動—-賠償(Reparations)也在持續的醖釀中。他們主張美國社會應對奴隸在美國經濟成長上所做出的貢獻,對黑人多年的奴隸傷害,及因種族歧視所造成的損害做出賠償。

第一代台美人的不同調

台灣人來美留學、求職、就職而留下,及後來的移民與商人,大都是1965年以後的事。1965年美國通過的新移民法案,可說推翻了過去充滿歧視的移民法案,而走向一個公平對待不同種族與民族的新移民法。戰後來美的台灣人可說都受益於那個新移民法。但受益的台灣人大都不了解這個目前在川普政權下已逐漸喪失的平等移民法的產生背景,也沒有了解到過去亞裔人士在美國所遭受到的迫害與歧視。

亞裔中來美最早的華工是受害最深的。在1870年的洛杉磯,總人口只有5728人,其中172名是華人。在那一陣子的反華浪潮中,有一次由於一個在華埠的槍擊案,引起500人圍攻華埠,造成17名華人的死亡。在1877年的舊金山與奧勒岡也都有殺戮華人的事件。1887年5月,在奧勒岡有34名華人金礦工人遭到掠奪與殘殺。該地現在已稱為「華工浴血灘」(Chinese Massacre Cove)。1877年7月,舊金山也發生反華暴動(San Francisco riot of 1877),有如歐洲反猶太人的Pogrom,造成四人的死亡與十萬美元財產的損失。在這種反華氛圍下,美國國會於1882年通過了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較晚來美而有日本政府做後盾的日美人也逃不開歧視與迫害。第二代日美人的求學受到排擠與歧視,不能進入公立學校。而1924年通過的排亞法案也禁止了所有亞洲移民。二次大戰爆發後,羅斯福總統的9066號行政命令更造成12萬日美人的被關入集中營。

不了解美國種族歧視與迫害的歷史,則難以明瞭過去亞裔人士所遭受到的排擠與迫害,也難以清楚的了解美國黑人反歧視爭取平權的民權運動。要了解美國黑人的民權運動要的是多看,多聽,以同理心來對待處理。在這次因警察殘殺佛洛伊德案所引起的全球抗議遊行中,我們看到了多元族群與種族的參與。但第一代台美人似乎普遍表現出不但不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許多反而表現出敵視,而與極右翼及白人至上主義者(White Supremacist)的觀點同出一轍。這尤其在美國武漢肺炎疫情擴大後,美國社會反亞裔的案件層出不窮之際,許多第一代的台美人竟然要與打壓你的人站在一起。這種心態是很奇怪的。為什麼?

與其他民族/族群移民美國大都由底層社會來的不同是,台美人初期都是留學生來美求學。許多留學生後來留下來,而展開台灣人的移民來美。留學生都是受有高等教育的,而高等教育是晉升中上層社會的要素(另一個要素是世承)。如前所述,亞裔的收入是各族群中最不平等的。雖無直接數據,但我們幾乎可以斷言台美人的收入大都是居於中上層社會的層級的。富有的人一般是傾向於保守的,也就是說會傾向於保守而較不支持少數民族的共和黨。若這個推論正確,則第一代的台美人與一般亞裔是相當不同調的。以2016年的總統大選出口民調來看, 65%的亞裔投克林頓, 27%的亞裔投川普。台美人若傾向於共和黨,則也與30年前的局勢很不同。在戒嚴時期,台美人大都遊說民主黨,因為民主黨較重視人權議題。而當年美國支持台灣的反對運動(黨外)與人權問題的也大都是民主黨,如甘迺迪,索拉茲,培爾,裴洛西,…等等。

另外一個原因是第一代台美人的「質料」問題。第一代台美人大都成長於台灣的威權時期,成長於威權文化的社會中。許多台美人固然都參與了海外的台灣獨立運動,但其動力主要是基於對國民黨民族壓迫政策的反抗,而未必是對自由民主的追求。口中雖喊自由民主,但其根基其實基於台灣民族主義。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若不了解早期台獨運動的本質與動力,則難以了解要如何進入新階段的自由民主運動。第一代台美人與同年齡層在台灣的人,與年輕世代的台灣人(及年輕世代的台美人)看法也會各異,而衝突也難以避免。因為年輕世代成長於自由民主的多元環境下,對異己與異見,較能容忍,也較能接受。

在這次全美國各地因佛洛伊德案所引起的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運動中,也導致許多亞裔家庭內的世代革命(Sydney Trent: Young Asians and Latinos push their parent to acknowledge racism amid protest. Washington Post, 6/22/2020)。在香港反送中運動開始後,我們也讀到不少家庭中的世代對立。在一次返台與一位在軍中服役時的朋友閒聊中,談到了年輕世代的「問題」。他提到他的兒子最重視的是社會的公平正義。這也說明了台灣社會的世代差異常常表現在一些社會議題上:如同婚,廢死問題,勞工權益,移工權益…等等。

第一代台美人有如美國社會中的一個孤島,而也慢慢地在凋零消失中。看日美人的處境也難免令人想起台美人的未來。在南加州歷史悠久的日美人報紙「羅府新報」(Rafu Shimpo),由於讀者群逐年減少,而訃聞(Obituaries)的版面只有在增加中,使得近幾年來財務困難重重,每年都傳出要停刊的消息。第一代台美人這個孤島遲早也會消失,但消失的島嶼是會留有記錄、記憶、與傳承的。後代的人也會問:在美國追求種族/族群平權的歷史上,第一代的台美人是站在歷史的對立面或相同面,或是被拋棄在歷史的後面。

李堅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