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交界的芬蘭之四 芬蘭化與台灣 —-歷史,國際,與現勢的同異

當俄國於2014年2月開始併吞克里米亞,並在烏克蘭東部俄國人居多的邊界地帶發動戰爭時,舉世關注。芬蘭的政界人士指出,他們對這個事件的發展一點也不意外。由於歷史淵源,芬蘭知道要與俄國維持良好的關係,知道要如何對峙,但不會引起俄國的反撲。而俄國也知道若他們要攻打芬蘭,則他們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誠如目前的芬蘭外長索以尼(Timo Soini)所說:「我們是小國,我們知道大國在對戰時,最好是在圈外,不要在圈內 。 …要點是要了解俄國人的想法。俄國是個下棋子的國家,不管你的想法如何,他們都會打出下一步對他們有利的戰略動作」(Reid Standish: How Finland Became Europe’s Bear Whisper. Foreign Policy, March 7, 2016)。

在這種思維及政策下,俄國成為芬蘭最大的進出口國家。芬蘭由俄國進口百分之百的天然瓦斯及90%的油與煤。但在國際因俄國併吞克里米亞而實施對俄國的經濟制裁後,芬蘭與俄國的進出口於過去兩、参年來減少了三分之一。以2016年2月29日發表的芬蘭官方資料來看,芬蘭的進口國家中,俄國掉到第三位 (次於德國與瑞典)。芬蘭出國的國家中,俄國掉到第五位。

從20多年前以來,芬蘭與俄國這種奇特的關係也使一些學者聯想到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有這種聯想也是頗自然的,因為芬蘭與台灣的處境有許多類似之處:兩個都有一個不友善的強國在身邊,兩者與身邊的惡鄰都有歷史淵緣,而且都曾是這悪鄰的一部分,兩者都與這身邊的悪鄰有很大的商務來往。

雖然台灣的處境頗類似於芬蘭的處境,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首先最重要的是俄國承認芬蘭的主權,芬蘭與俄國有1300公里的邊界,而芬蘭也一直走中立的路線。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不只牽涉到台灣與中國,也牽扯到美國、東亞、及東南亞的國家,尤其是日本。無可否認的是,美國在過去70年來對台灣的外交與防衛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但美國對台政策卻也從來就不是一致的。從1943年沒有諮詢台灣人的意願就將台灣送給國民黨的中國後,美國的對台政策雖然大都站在防衛台灣的立場,但也一直都處於搖擺的狀態。目前華府的對台政策可說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美國應該要幫忙防衛台灣。另一種看法是雖不反對防衛台灣,但將防衛台灣看成是一種負擔。少數的學者則主張放棄台灣。多少是要為這種困境解套,馬英九於2008年上台後的台海緊張情勢緩和下,季禮 ( Bruce Gilley) 於2010年1月,在美國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上發表台灣若芬蘭化,則將會有助於美國在亞洲的防衛體系。季禮引用於2004年在中國的調查指出,只有15%的人要對台用武, 58%的人主張排除用武而認為應進行與台灣做經濟整合。季禮認為民族主義不是中國人要統一的主要動力。季禮也認為芬蘭化的台灣有助於中國的民主化,也會改善中美關係。無獨有偶, 2016年1月綠營的大勝後,卡本特(Ted Galen Carpenter)也為文論述中國應考慮台灣芬蘭化的想法(China Needs to Consider the ‘Finland Option’ for Taiwan, 《The National Interest》)。

對於季禮一文,許多學者(包括一芬蘭學者Jyrki Kallio)及外交官(白樂崎, Nat Bellocchi, 7/5/1926-11/16/2014 )都持不同的意見。白樂崎主張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他認為對暴政讓步只會增加暴政的胃口。芬蘭學者Kallio則不同意季禮對國民黨的統治及馬政權下,台海關係和緩能夠持久的看法。他看出「台灣人」認同的增加及台灣最終會走向獨立的趨勢。他也認為中國統治的合法性已建立在統一之上,中國不可能讓步。

而事實上,從中國發表的評論來看,他們對台灣芬蘭化的主張都是反對的。中共的本質是一個極權統治的政體,他們要的是全部的控制,無法容忍異己。一個地大如美國但卻只能容許一個「中原標準時間」的國家,如何能去容納其他的想法。

芬蘭之所以能夠維持獨立(雖說是一個芬蘭化的獨立),原因在於她宣布獨立那年(1917)有德國的支持,而那時剛掌權的布爾雪維克無能力顧及國際,也承認芬蘭的獨立。而更重要的是, 1939/1940年史達林下令百萬俄軍攻打芬蘭的冬日戰爭中,遭受慘烈的損失。不若芬蘭南邊的波羅的海三國之輕易下手。俄國對此也不得不對攻打芬蘭有所顧忌。

中國要打台灣也不是越過邊界就能打的。1979年越過中越邊界說是要「教訓」越南的中國,到頭來是自己被教訓了。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也是不了了之。當1995/1996年的台海危機發生後,大部分的國際專家都認為兩邊會打起來時,李登輝的「空包彈」之說卻也指出了中國紙老虎的本質。

俄國的霸權與中國的霸道固然有異,而邊界與海峽也是有異的。台灣與芬蘭的處境固然有異,也有類似之處。學習他國歷史多少會給我們一些啟發及思索解決之道。但台灣終究是台灣,有她的獨特歷史與地位。能夠解決台灣問題的終究只有台灣人自己。也只有了解國際歷史與現勢,了解台灣的歷史與處境,深植自己的實力,則最終台灣人終究會走出自己的道路。

(系列完)

李堅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