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英雄或海賊 — 又是那一個民族的英雄

鄭成功無疑是東亞地區的一個傳奇人物。台灣,中國,及日本都視他為英雄。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也都敬他三分。鄭成功時代的 17 世紀是歐洲人海外探險及經商的年代,而東海及南海也充滿了歐洲、日本及漢人的海上探險家,海盜與商人,船隻絡繹不絕。鄭森 (鄭成功的本名) 的故事就在那個背景下產生。

鄭成功 (08/27/1624 – 06/23/1662) 生於日本長崎平戶市。母親田川松扶養他到七歲時才由其父鄭芝龍帶回泉州。1644 年清軍攻入北京,明崇禎皇帝自縊而死。1645 年與鄭成功關係良好的田川松來到泉州與鄭家團圓,但鄭成功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則留在日本。1646 年11 月16 日鄭芝龍不顧家人反對降清,田川松沒跟隨她先生降清。隔年清軍攻入廈門,田川松自縊而死。

鄭芝龍於降清前周轉於明朝,日本,荷蘭,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商人及海盜中而成一方之霸。並受洗為天主教徒而名為 Nicolas。在當時以銀兩為貨幣單位的年代,鄭芝龍的貿易總額高達一年十萬銀兩 (tael),約4.5 頓。鄭成功繼承了其父的海盜集團事業而得以養大軍與清軍對抗。加以清軍當時還忙於控制各地,尤其是西南區的抵抗,無法專注於鄭成功。使鄭成功得以廈門及金門為基地來建立他的龐大軍隊。1659 年鄭成功率領17 萬人員及三千艘船隻攻打金陵企圖重建大明王朝但功敗垂成。攻打金陵失利後鄭成攻重整剩餘的兩萬五千人及剩下的八百艘船隻決意要攻打荷蘭人控制下的台灣以建立他的海外基地。這一攻荷之役被時代雜誌列為有史以來第五大的海盜集團掠奪事件。鄭芝龍則因無法說服鄭成功降清而於1655 年如獄,而後被處死。

1661 年鄭成功的部隊登陸鹿耳門。當時的荷蘭駐台總督揆一 (Frederik Coyett, 1618-1687) 除了防衛尚未被攻下的熱蘭遮城 (Fort Zeelandia) 外也請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 (今雅加達)的 總部派兵支援。無奈當時的巴達維亞並沒將此事看的嚴重。當時一些荷軍只對攻打葡萄牙占領下的澳門有興趣,而一些應幫忙台灣的荷軍也不認真的幫忙揆一。圍城一段時間後,荷蘭駐台官兵士氣低落。士氣也並不高的鄭成功部隊也於城堡前將荷軍俘虜殘忍的處死以求「殺雞教猴」的作用。而在圍城期間鄭成功也殺了荷蘭傳教士 Antonius Hambroek (1606-1661),並於事後納他的女兒為妾。其後鄭成功也接受一些荷蘭叛軍的建議該如何攻城,尤其是軍曹 Hans Jurgen Radis 的建議。最後在圍城九月後,荷軍於1662 年2 月1 日投降。在這 01/05/1662 到01/02/1662 長達九月圍城結束後所簽的18 條簡單條約上,鄭成功用的名字是 Lord Teibingh Tsiante Teysiancon Koxin。推測是「大明 Tsiante (?) 鄭成功國姓爺」。鄭成功之驅逐荷蘭人以據台也從此將中原的動亂引入了台灣。

統派人士視鄭成功為民族英雄,他們指的當然是那一個不存在的「中華民族」的英雄。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只有被西方列強挨打的分而從來就沒有成功的抵抗過西方列強。但他們終於找到了這個 17 世紀的海盜集團頭目而奉之為民族英雄。一些統派人士更說由典籍中顯示鄭成功的部隊不是閩南而已,而是中國各地人士都有,是一個中國部隊而非閩南部隊而已。他們忽略了這個「反清復明」的領袖於那一段時間搜刮掠奪華南沿海地區而造成無數人的傷亡。一說漳州一區就死了七十三萬人。這些華南沿海的人當然都是漢人,而非滿人。這些統派人士也避談鄭成功剛愎暴烈的性格。除卻他「大義滅親」鄭芝龍外,也傳說他是氣死的 (一說死於瘧疾)。他的兒子鄭經與乳母有染而鄭成功下令他的部屬除死鄭經,但屬下不從所以他活活氣死。

日本人喜歡鄭成功除了其母為日本人而他是在日本長大外,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日本有名的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 (1653-1724, 原名杉森信盛) 於 1715 年發表的「國姓爺合戰」一劇而使鄭成功在日本成名。此劇把鄭成功攻打金陵一役改成為鄭成攻成功地攻下金陵,成為一個喜劇收場。

在台灣鄭成功以延平郡王的生分受到民間的祭拜,而也有人稱他為收復台灣的英雄。收復一詞顯然是誇張用語。明朝之前台灣是平埔族及山地人的家園,而因其位處要地,而也成了海盜及海外探險家的基地。台灣從來就不是明朝的領土何來收復一事。鄭成功之據台只不過把中原的動亂及惡質文化延燒到台灣罷了。台灣也從此與中國牽扯上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瓜葛關係。鄭成攻若沒有驅逐荷蘭人而佔據台灣,台灣可能還被荷蘭人佔據一段時間。而同印尼一樣,台灣也會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而獨立。就這一點來看,難怪「中華民族」主義者會視鄭成攻為「民族英雄」了。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