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上大英帝國可稱得上是第一個超級強國 (Superpower)。在其全盛時期 (1815-1914),號稱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占有兩千六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 約當今中國的2.7 倍或台灣的七百二十倍),人口有四億人。大英帝國是當時全球的首霸,首強,負責維持全球的次序與穩定而被人稱之為「不列顚和平」 ( Pax Britannica, 仿羅馬和平 Pax Romana 一字而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大英帝國開始覺得她連歐洲的紛爭 (主要是德國與俄國) 都難以應付,遑論全球布局了。二次大戰結束後也宣告了大英帝國超級強權時代的結束。
二次大戰後隨著大英帝國的式微兩大超級強國也產生了:蘇聯與美國。在冷戰期間 (1947 – 1989 ),蘇聯與美國雖沒有直接的衝突 ( 所以稱為冷戰) ,但兩者在全球各地卻不斷的拉東打西的做網羅式的布局。但經濟的衰退及境內各民族主義的抬頭使得蘇聯走上黃昏之路而於1991 年12 月25 日宣告解體。解體後的蘇聯並不就代表一向為蘇聯主體的俄國就此甘於寂寞。當今的俄國是很想再重回超級強國的地位的。而事實是有人把俄國、中國、印度、巴西與歐盟都看成是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超級強國的國家。看來是人人有希望。但那一個國家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強國則各家各有不同的看法。
但中國有希望成為超級強國嗎?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強國。了解美國如何成為超級強國也許可提供中國一面「見賢思齊」的鏡子。
美國獨立時其領土只有原來的十三州。其後領土的主要擴張為:一,1803 年時向當時的法國拿破崙政府以一千五百萬美元的代價購買了美國中部由路易斯安那州到蒙他拿,達可達州的兩百一十四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稱為 Louisiana Purchase。二,美墨戰爭 ( Mexican – American War, 1846-1848) 後取得了當今美國西部的領土。三,1867 年以七百二十萬美元向沙俄買了 Alaska, 稱為 Alaska Purchase。至此美國已是個大國,也是個美洲霸主。1898 年的美西戰爭後 ( Spanish-American War) 更使美國的領土擴張到美洲之外而取得了關島,菲律賓及波多黎各。但美國之成為超級強國則是二次大戰後的事。在歐洲及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後使美國自然的登上了世界龍頭的地位。二次大戰後面對共產黨的擴張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7 年3 月12 日向國會演說時提到美國會對面臨獨裁的國家提供軍事、政治及經濟的援助。這也是一般所說的杜魯門主義 ( The Truman Doctrine ),表明了美國已取代大英帝國成為世界警察的宣示。
美國之能成為超級強國除了上述的歷史因素外,主要的還是文化的力量。美國建國前後有幸傳承到了源於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及日後的工業革命。加上其獨立建國的自由民主政治理念從而立建立了一個現代的社會。有人說美國沒有文化,但事實是文化是美國最大的輸出項目之一。美國的電影、音樂、大眾文化 ( pop culture ) 流傳世界各地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使世人競相仿效。美國教育強調創新、表達能力的訓練、法治、自治、及領導能力的栽培與訓練。在美國學校也好、社會也好,你會發現大家以規章行事而自治能力很強,而也很重視公眾事務。要有超級強國當然要有超級的國民。
但要當超級強國的國民也是要付出很高的代價的。要維持世界秩序要有一大筆開銷,而這些當然要靠稅收。美國的聯邦稅率平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每次拿到薪水袋還不免痛三分,但花錢還不見得就能消災。美國於二次大戰中死傷共一百萬人,韓戰死傷共12 萬8 千人,越戰死傷共21 萬人,伊拉克戰爭死傷共三萬六千人,阿富汗戰爭死傷共兩萬人。美國人也開始了解他們池塘那邊的堂表大英帝國過去為什麼到處動兵行武了。而從越戰以來美國國內的反戰聲浪也就持續不斷。不只反戰而已,有些本不反戰的也開始厭戰了。超級強國的美國雖不能說敗相已露,但國內的檢討聲音及正反兩派之辯是會持續一段時間的。
以占有的土地面積及人口來看,中國當然是個大國。而從中共建國開始,更明顯的是從鄧小平的四個現代化後,中國也積極的想成為一個強國。相較於當年蘇聯之控制東歐諸國及在非洲及亞洲各地,甚至在美洲的古巴建立聯盟對抗美國,中國目前尚看不出來有那個外交能力及國際統籌才能。而在各個國際的衝突上中國是很明顯的站在美國的對方。除了北韓外看不出中國有什麼友邦而中國也與她的所有鄰居都交惡了。其作風小家子氣,雖是大國,談不上是泱泱大國。雖走向強國之路但離超級強國尚有一大段距離。領土,人口,經濟及科學技術都不是問題,中國的最大問題是其文化水準。從元朝開始而致明清,有許多歐洲人到中國從事貿易及傳教。早期的天朝人物不覺得歐洲有什麼值得他們學習的。而事實是那時的歐洲剛走出黑暗世紀 ( Dark Ages, 六世紀到十三世紀 ) 不久,文化水平比中國差。但從文藝復興以後,歐洲 ( 及日後的美洲 ) 的文化持續進步而中國文化則遲滯不動。要追上歐美的文化水平,中國尚有一大段的路要走。看當年的美蘇對峙,美國給人的印象是敬多於畏而蘇聯則是畏多於敬。惡行惡狀又不知敦親睦鄰的中國顯然以蘇聯為宗師。既以蘇聯為宗師就應了解蘇聯的結局。
李堅
Filed under: Culture, Politics | Tagged: 美國, 蘇聯, 話仙, 台灣呼聲, 大英帝國, 李堅, 中國 |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