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崛起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尤其是在2010年的第二季中國的經濟體超過日本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更使中國成為全球的焦點。但在個體上, 2010 年中國的個人所得只有三千六百美元。與薩爾瓦多,阿爾巴尼亞與阿爾及利亞國家一樣窮。不過一些經濟學家 (如CEBR, 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預測中國在2028年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1978年鄧小平推動開放政策時,中國的民生凋敝,百廢待舉。以1980年的購買力來看,中國比第三世界國家的平均購買力少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比海地還窮。但到1985年, 七億農民的生產量已加倍了。到2010年經濟成長了四十倍。速度可說相當驚人。其成長速度之所以能夠這麼快與台商多少有關係。中國開放後台商把他們的經商經驗,國際貿易網路及技能都移轉到中國去。當六四發生後,中國的經濟成長有了個挫折。美國的大公司都不敢入場而持觀望的態度。他們不是怕風險,而是怕被美國人批評為甚麼要與殺人獨裁者做生意。但要錢,不要臉,不要命又缺乏民族意識 (或說認同錯亂) 的台商及台灣人是全世界第一批重返中國經商及觀光 的人。對中國的經濟成長而言, 這批沒有租國 (或認錯了祖國) 的台商可說功不可沒。
但中國的崛起會是和平的嗎?其過程會是平穩的嗎?
1917年布爾雪維克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共產政權。這對由1848年2月21 日馬克斯與恩格斯發表《共產主義宣言》以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共產主義思想對歐洲的城市居民有很大的號召力而也於歐洲各國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政治運動。但在中歐及東歐,共產主義運動常以暴力的形式出現。由於納粹的強力反共,在二次大戰期間東歐的共產黨也成為抵抗納粹的主力而於戰後取得政權。二次大戰結束前夕的德黑蘭會議 (Tehran Conference, 11/28/1941-12/01/1943) 與雅爾達會議 (Yalta Conference, 2/4/1945-2/11/1945) 中,參與會議的羅斯福,邱吉爾與史達林同意東歐是蘇聯的政治勢力範圍 (Soviet sphere of political influence)。戰後的1946年3月5日,邱吉爾在密蘇里州的 Westminster College 一場演講中首先提出了「鐵幕」 (iron curtain) 這個名詞。1949年4月4 日美國與西歐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針對此舉蘇聯與東歐衛星國也於1955年5月14日簽訂了華沙公約組織 (Warsaw Pact)。鐵幕已形成,而在東西對峙下共產國家的極權政體顯得堅固如山,牢不可破。
1956年匈牙利抗暴 (10/23/1956-11/10/1956) 引來了蘇聯的鎮壓。1961年8 月東德開始堆砌柏林圍牆。1968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 (the Prague Spring, 1/15/1968-8/21/1968) 也引來了蘇聯帶頭的華沙公約組織的鎮壓。在蘇聯的掌控下,東歐共產政權顯得穩如泰山。但在進入八十年代後整個情勢開始改觀了。
1980年波蘭的團結工聯 (Solidarity) 成立了,被鎮壓後成為地下組織。但接下來整個共產集團的經濟停滯及衰退促使蘇聯總理戈巴契夫開始進行改革而於1986年推動開放 (glasnost) 與經改 (perestroika)。1988年開始,波蘭進行了一系列的罷工。中國的六四 (4/15/1989-6/4/1989) 被中共鎮壓下去的同一天波蘭選出了第一個反共的政黨團結工聯,但是蘇聯沒帶頭鎮壓。1989年8月波羅地海三小國的人民形成了手牽手跨越三國的人鍊要求獨立。1989年10月匈牙利放棄共黨而採多黨制。同月東德總統下台,隔月柏林圍牆被拆除。10月保加利亞與捷克的共黨下台。12月捷克的前異議分子哈維爾 (Vaclav Havel, 10/5/1936-12/18/2011) 當選總統。同月羅馬尼亞的獨裁者齊奧塞斯庫 (Nicolae Ceausescu, 1/26/2018 – 12/25/1989) 被推翻並遭處決。1990年2月蘇聯同意選舉。7月10日葉爾津 (Boris Yeltsin, 2/1/1931-4/23/2007) 選上俄國總統。1991年夏天本要簽一個較寬鬆的蘇聯聯邦條約,8月保守派發動政變但失敗了。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辭蘇聯總理之職。蘇聯從此消失而境內的十五個國家宣布獨立。東歐及蘇聯的共產政體瓦解後,目前全世界的共產國家只剩下中國,寮國,越南與古巴。
西方共產政體的建立及鞏固固然令人印象良深,但其解體之快卻也令人目不暇給。許多年輕人可能聽都沒有聽過「鐵幕」這一詞。搞不好也未聽過柏林圍牆及龐大的共產政權集合體曾經存在的事實。六四後的中國之能穩定得力於經濟的年年快速成長。經濟的局部自由使人忘了中國仍是一個共產政權,是一個極權政體。政治上是不容許反對黨,異議分子或言論自由的。華夏大一統骨子的中共政權是會盡力去維持一個穩定,和諧的大一統假象的。但中國不但面對財富的分配問題,境內各民族的自治要求,南北對立及城鄉差距,也面臨政治權力的分配及自由民主的要求。當局勢演變時,目前看起來的鐵腕控制可能會有如陶器 (china) 一般,一有裂痕便分崩離析。到時便不是一邊一國,而是一邊一國 (台灣),一邊很多國 (解體的中國)。
李堅
Filed under: Politics | Tagged: 華沙公約, 話仙,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台灣呼聲, 李堅, 東歐共產政體 | Leave a comment »